论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

被引:14
作者
杨开城
张晓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开发取向; 系统建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本文从技术的定义出发,提出来技术的内涵定义,并在确定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教育研究的各种理解方式以及它们的不足,提出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理解教育的方式。技术是人类规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信息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指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这种教育技术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解教育的认知功能。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放弃直观的立场和简单的范式,而采用复杂系统的立场和开发取向来研究教育,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教育现象(问题)的设计根源,采用系统建模、信息流分析以及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来理解教育。这种理解方式放弃了使用命题系统或者公式方式来表征教育规律,而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上,利用教育模拟(仿真系统)来表征教育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J].
杨开城 ;
王斌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9) :1-4
[2]   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 [J].
杨开城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8) :1-5
[3]   “复杂范式”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构 [J].
曾颖 .
文教资料, 2006, (28) :83-84
[4]   教育系统复杂性特征的探析及其启示 [J].
周应中 .
教育科学论坛, 2006, (08) :8-10
[5]   现象学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J].
曹晶 ;
刘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07) :9-11
[6]   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 [J].
张弘政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05) :63-65
[7]   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J].
杨开城 .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08) :14-19
[8]   从“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到“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 [J].
徐丹 .
理工高教研究, 2005, (02) :4-6
[9]   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 [J].
倪钢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06) :75-78
[10]   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 [J].
杨开城 .
教育研究, 2004, (05)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