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近红外技术快速预判生猪血液指标及劣质肉

被引:5
作者
邹昊
田寒友
刘飞
王辉
李文采
李家鹏
陈文华
乔晓玲
机构
[1]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肉类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猪; 劣质肉; 近红外技术; 血液指标;
D O I
10.15922/j.cnki.rlyj.2016.04.009
中图分类号
O657.33 [红外光谱分析法]; TS251.93 [血液加工品];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083203 ;
摘要
为了实现白肌(pale soft exudative,PSE)肉和黑干(dark fi rm dry,DFD)肉等劣质猪肉的预判,实验收集了生猪屠宰时的血液样品,其中64个样品用于建立血液皮质醇浓度预测模型,89个样品用于建立血液葡萄糖浓度预测模型。应用便携式近红外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使用不同算法和算法组合对样品的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进行建模。通过模型评价参数对预处理方法进行筛选后发现,针对预测生猪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进行Savitzky-Golay求导和基线校正后建模,模型性能最佳。模型的校正标准差和验证标准差分别为2.07和2.48,主因子数为6,校正集相关系数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85。针对预测生猪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进行标准化、差分求导、Savitzky-Golay平滑和净分析信号后建模,模型性能最佳。模型的校正标准差和验证标准差分别为0.05和0.15,主因子数为6,校正集相关系数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67。应用筛选出的模型对另外采集的未用于建模的25个生猪血液样品中的葡萄糖和皮质醇浓度进行检测,从而进行劣质猪肉预警,PSE和DFD肉的预判准确率分别达到92%和96%。说明应用便携式近红外仪检测生猪血液中的葡萄糖和皮质醇浓度,从而预判劣质猪肉的方法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皮质醇激素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对猪肉劣质肉的指示作用 [J].
田寒友 ;
邹昊 ;
刘文营 ;
李金春 ;
李家鹏 ;
乔晓玲 .
肉类研究, 2013, 27 (10) :6-8
[2]   劣质肉的形成机理以及对猪肉品质的改进措施 [J].
王淼 ;
周楠 ;
温洁霞 ;
谢南 ;
孙杰 ;
仲飞 ;
郑世学 .
畜牧与兽医, 2012, (S1) :93-97
[3]   生猪屠宰监管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J].
毕然 ;
王家敏 ;
张建喜 ;
孙玉峰 ;
王凤丽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17) :57-62
[4]   浅谈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 [J].
高兴成 .
商业经济, 2012, (07) :87-88
[5]   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热应激条件下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彭晓青 ;
刘凤华 ;
颜培实 .
畜牧与兽医, 2011, (06) :22-27
[6]   生猪应激综合症的预防措施 [J].
刘雁军 ;
申兵 ;
和东来 .
农村养殖技术, 2007, (03) :24-25
[7]   PSE肉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措施 [J].
杨兴章 .
肉类工业, 2006, (05) :33-35
[8]   猪PSE肉与正常肉的肌原纤维形态学比较研究 [J].
丁玉庭 ;
刘化章 ;
周晓云 .
中国食品学报, 2005, (02) :39-44
[9]   猪应激综合征(PSS)与劣质肉(PSE) [J].
张永泰 .
养猪, 2003, (02) :51-51
[10]   应激因素作用产生的肉质异常变化 [J].
朱蔼 .
肉类工业, 1996, (06)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