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连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拈连译观”

被引:8
作者
侯国金
机构
[1] 四川外语学院
关键词
拈连; 语用标记值; 拈连译观;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11.06.023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首先从语用修辞学视角厘清了拈连研究的是非,指出了英汉拈连的异同,并通过拈连的形式-语义条件,指出了拈连和轭配的异同。拈连使用者就是为了实现较高的语用标记值才使用拈连,因此译者应该着力再现之。"拈连的语用翻译观"的主旨为在尽量等效译出原文的显义和含义的基础上,要尽量"以拈译拈"且不丧失原文的其他修辞价值,在极难的情况下,宁可酌情牺牲原文的意义而以另类拈连或其他修辞手法译之,以达"近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自主/依存联结: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研究 [J].
牛保义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02) :1-6
[2]   英语轭式搭配赏析与翻译 [J].
申鑫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4) :91-92
[3]   语言的联系美——异叙与拈连 [J].
黄保超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106-109
[4]   一笔双叙在汉译英中的运用 [J].
沈双胜 ;
李春燕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66-69
[5]   syllepsis与zeugma的异同 [J].
宋小平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4, (03) :103-106
[6]   轭式搭配及其修辞赏析 [J].
李晓陆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98-100
[7]   Syllepsis和Zeugma辞格比较与翻译 [J].
黎昌抱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05) :124-127+160
[8]   Zeugma与拈连的比较与翻译 [J].
薛利芳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5) :74-76+83
[9]   拈连和比拟 [J].
周永惠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38-42
[10]   轭式搭配及其翻译技巧 [J].
童龄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