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表生期岩溶类型、发育模式及储层特征

被引:14
作者
苏中堂 [1 ]
柳娜 [2 ,3 ]
杨文敬 [2 ,3 ]
呼尚才 [1 ]
武春英 [2 ,3 ]
裴文超 [1 ]
任军峰 [2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风化壳岩溶; 顺层岩溶; 岩溶模式; 岩溶机理; 岩溶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2 [奥陶纪(系)];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表生期岩溶储层是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力类型,近年来岩溶储层勘探取得一些新突破,难以用风化壳岩溶完美解释,表明存在不同的岩溶作用类型。在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基础上,结合古地形、古地貌及岩溶特征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表生期存在风化壳岩溶和顺层岩溶两种不同类型的岩溶作用,根据围岩性质细分为白云岩型、灰岩型风化壳岩溶和白云岩型、灰岩型顺层岩溶4个亚类;风化壳岩溶具有非组构选择性,岩溶特征因岩石组构差异而不同,顺层岩溶是组构选择性溶蚀,岩溶作用沿较陡地形顺层选择性溶蚀易溶组分形成孔-洞系统;风化壳岩溶储层受岩溶地貌、岩溶旋回和沉积相带共同控制,顺层岩溶储层预测则需综合考虑古地形、岩溶古地貌、沉积相及古沟槽、古裂隙等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马五段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刘宝宪 ;
王红伟 ;
马占荣 ;
李磊 ;
李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5) :789-795
[12]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特征.[D].赵淑平.西安石油大学.2012, 06
[13]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J].
陈学时 ;
易万霞 ;
卢文忠 .
沉积学报, 2004, (02) :244-253
[14]   古岩溶演化过程及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例 [J].
李振宏 ;
郑聪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3) :247-252
[15]   油气田古岩溶与深岩溶研究新进展 [J].
夏日元 ;
唐健生 ;
罗伟权 ;
邓自强 ;
关碧珠 .
中国岩溶, 2001, (01) :79-79
[16]   压释水岩溶与天然气的运聚成藏 [J].
章贵松 ;
郑聪斌 .
中国岩溶, 2000, (03) :3-9
[17]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发育特征 [J].
郑聪斌,冀小林,贾疏源 .
中国岩溶, 1995, (03) :280-288
[18]   鄂尔多斯地台奥陶系岩溶储集层的成因及储集性能初析 [J].
陈霞 .
中国岩溶, 1993, (03) :80-91+115
[19]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特征及储层分析 [J].
韩波 ;
冯乔 ;
赵振宇 ;
王千遥 ;
赵伟 ;
姜文娟 ;
薛成 ;
卢玉杰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 (05) :24-30
[20]   靖边气田北部下奥陶统马五4~1段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苏中堂 ;
陈洪德 ;
林良彪 ;
赵俊兴 ;
刘明仁 ;
马学平 .
矿物岩石, 2011, 31 (01) :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