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岩中绿泥石的成岩耗水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5
作者
张慧娟
时志强
安红艳
曾德勇
张华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绿泥石; 环边胶结物; 上沙溪庙组; 川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川西坳陷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样品的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分析,讨论了砂岩中绿泥石环边胶结物的特征、形成期次以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富SiO2的孔隙流体对初期形成的绿泥石环边胶结物产生溶蚀作用。如果孔隙流体性质呈现适合石英胶结物形成时,当流体渗透过绿泥石环边到达石英碎屑颗粒表面,由于对绿泥石环边的溶蚀作用使得流体中SiO2浓度降低,则不足以形成石英胶结物,从而保护了孔隙空间不被充填。在成岩过程中矿物蚀变成绿泥石发生的"成岩耗水"作用使得地层水减少,地层压力降低,与围岩形成压力差,有利于油气运移和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耗水评价 [J].
张善文 .
现代地质, 2009, 23 (04) :719-723
[2]   黄骅坳陷北大港油田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J].
苏妮娜 ;
金振奎 ;
宋璠 .
科技导报, 2009, 27 (09) :57-64
[3]   绿泥石环边胶结物对致密砂岩孔隙的保存机制——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 [J].
刘金库 ;
彭军 ;
刘建军 ;
汪彦 ;
刘建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53-58
[4]   川西前陆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体系研究 [J].
谭万仓 ;
侯明才 ;
董桂玉 ;
陈兆荣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 (04) :336-343
[5]   绿泥石膜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M油田延长组2段为例 [J].
李弘 ;
王芙蓉 ;
戴世立 ;
樊浩 .
岩性油气藏, 2008, 20 (04) :71-74
[6]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的保护机理 [J].
田建锋 ;
陈振林 ;
杨友运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4) :49-54
[7]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来源与成岩演化 [J].
孙治雷 ;
黄思静 ;
张玉修 ;
王庆东 ;
包申旭 ;
孙致学 .
沉积学报, 2008, (03) :459-468
[8]   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 [J].
田建锋 ;
陈振林 ;
凡元芳 ;
李平平 ;
宋立军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02) :200-206
[9]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深埋侏罗系砂岩内绿泥石包膜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王芙蓉 ;
何生 ;
何治亮 ;
张福顺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2) :24-27+124
[10]   川西前陆盆地流体的跨层流动和天然气爆发式成藏 [J].
刘树根 ;
李国蓉 ;
李巨初 ;
徐国盛 ;
王国芝 ;
徐国强 ;
孙玮 ;
雍自权 .
地质学报, 2005, (05) :69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