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盛夏降水异常

被引:51
作者
张玲
智协飞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南亚高压; 西太副高; 降水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及ECMWF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了年际变化尺度上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纬向位置异常与盛夏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纬向异常重叠(分离)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存在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江南的广大地区存在异常下沉(上升)运动。且当两个高压纬向异常重叠时,来自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水汽,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异常辐合,降水偏多。此时,江南地区水汽通量异常辐散,降水偏少。当两个高压纬向异常分离时,水汽主要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风输送,长江流域降水偏少,江南地区降水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COMPARISONS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SOUTH ASIA HIGH BETWEEN NCEP/NCAR AND ECMWF REANALYSIS DATASETS[J]. 陈雯,智协飞.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02)
  • [2] 梅汛期南亚高压活动的谱特征分析——波能密度谱
    胡洛林
    刘梅
    濮梅娟
    杨秋明
    [J]. 气象科学, 2008, (05) : 5544 - 5547
  • [3] 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大旱天气学背景分析
    郭锐
    智协飞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 234 - 241
  • [4] 夏季南亚高压的演变及有关天气系统的响应研究
    刘梅
    胡洛林
    濮梅娟
    杨秋明
    [J]. 气象科学, 2007, (03) : 294 - 301
  • [5] 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
    [J]. 气象学报, 2007, (02) : 183 - 197
  • [6] 1998年夏季西太副高活动与凝结潜热加热的关系
    温敏
    施晓晖
    [J]. 高原气象, 2006, (04) : 616 - 623
  • [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过程的合成特征及其可能机理
    罗玲
    何金海
    谭言科
    [J]. 气象科学, 2005, (05) : 5465 - 5473
  • [8]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赵兵科
    姚秀萍
    吴国雄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5, (05) : 771 - 779
  • [9]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研究
    谭晶
    杨辉
    孙淑清
    王盘兴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 452 - 460
  • [10] 甘肃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
    张新荣
    林纾
    杨民
    [J]. 干旱气象, 2004, (03) : 44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