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碳效应分析——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陈晓玲 [1 ,2 ]
曾永年 [1 ,2 ]
王慧敏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 中南大学空间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海高原东部; 海东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碳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分布和大小,进而影响其碳循环过程。因此,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及其碳效应定量研究和评价,对区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海高原东部的海东市为研究区,在确定土地利用类型碳循环参数的基础上,对规划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平衡进行分析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划情景下,到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区域碳平衡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2009年,规划目标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区域碳储量增加628.79万t,并以农用地的碳储量为主;规划情景下,区域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碳排放量增加191.91万t。虽然规划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区域碳排放的增加,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却有利于区域碳储量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近10a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
    曾永年
    陈晓玲
    靳文凭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6) : 275 - 282+344
  • [2] 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储量与碳通量
    赵荣钦
    黄贤金
    钟太洋
    揣小伟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6) : 164 - 170
  • [3] 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
    赵荣钦
    黄贤金
    彭补拙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 758 - 770
  • [4] 低碳目标导向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刘海猛
    石培基
    王录仓
    王祖静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6) : 55 - 61
  • [5]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张秀梅
    李升峰
    黄贤金
    李颖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 768 - 775
  • [6]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
    曾永年
    冯兆东
    曹广超
    薛亮
    [J]. 地理学报, 2004, (04) : 497 - 504
  • [7]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赖力.南京大学.2010, 07
  • [8] The annual net flux of carbon to the atmosphere from changes in land use 1850–1990 *.[J].R. A. HOUGHTON.Tellus B.1999, 2
  • [9]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M].赖力; 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10] 青海土壤.[M].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