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网的扩建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山东省胶济沿线城市群为例

被引:8
作者
马爱葵 [1 ]
曹荣林 [1 ]
张培刚 [2 ]
崔晶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铁路网; 可达性; 胶济沿线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U212.1 [路网规划与经济调查];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14 ; 082301 ;
摘要
铁路网的扩建能改变沿线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增大人流以及物流量,促进经济的发展,重塑新的空间格局.以山东省胶济沿线城市群为例,通过介绍、分析评价区域可达性的常用方法,选择有利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能以及机会可达性3种方法分析了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以及胶济4线建成后可达性水平的变化,得出铁路网的扩建不仅大大提高了沿线区域的可达性水平,增强了各城市的相互作用力,并形成了半岛内的2h经济圈,客观上论证了铁路网扩建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区域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区域的可达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山东省城乡差距现状评价及成因分析 [J].
秦志琴 ;
马娟 ;
刘淑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82-85
[2]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3]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4]   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比较研究 [J].
张智林 ;
蒋海荣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95-498
[5]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J].
张兵 ;
金凤君 ;
于良 .
经济地理, 2006, (05) :776-779+796
[6]   公路网络可达性研究 [J].
盖春英 ;
裴玉龙 .
公路交通科技, 2006, (06) :104-107
[7]   区域中心城市区位选择的模型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J].
马国强 ;
朱喜钢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02) :63-67
[8]   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J].
李平 ;
曹小曙 ;
徐旭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00-104
[9]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10]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