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及其在金红石矿床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朱霞
倪培
黄建宝
王天刚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红外显微测温技术; 金红石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5 [矿物的鉴定及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例,系统介绍了显微红外测温分析技术。结果表明,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研究半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手段,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光源下流体包裹体的测定不存在系统误差。利用红外显微镜进行半透明-不透明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测定时,循环技术法是测定冰点和均一温度的有效方法。江苏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所经历的早期退变质阶段是金红石矿床的主要形成阶段。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对研究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52 / 20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文采 ;
金振民 ;
王汝成 ;
罗立强 ;
黄力 ;
董海良 .
中国地质, 2005, (02) :177-183
[2]   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的纳米级微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J].
陈晶 ;
许志琴 ;
李旭平 .
岩石学报, 2005, (02) :399-404
[3]   CCSD主孔揭示的东海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 [J].
王汝成 ;
王硕 ;
邱检生 ;
倪培 .
岩石学报, 2005, (02) :465-474
[4]   江苏东海毛发状水晶中金红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J].
李晓峰 ;
陈振宇 ;
王汝成 ;
徐珏 ;
王平安 ;
余金杰 .
岩石学报, 2005, (02) :475-481
[5]   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组成与演化: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心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沈昆 ;
张泽明 ;
孙晓明 ;
徐莉 .
岩石学报, 2005, (02) :489-504
[6]   深俯冲大陆板块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4, (10) :917-929
[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中的钛矿化 [J].
徐珏 ;
陈毓川 ;
王登红 ;
余金杰 ;
李纯杰 ;
傅旭杰 ;
陈振宇 .
岩石学报, 2004, (01) :119-126
[8]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李海兵 ;
杨天南 ;
邱海峻 ;
李天福 ;
孟繁聪 ;
陈世忠 ;
唐哲民 ;
陈方远 .
地质学报, 2003, (04) :433-450+593
[9]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及其成因 [J].
黄建平 ;
马东升 ;
刘聪 ;
王辉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14-524
[10]  
流体包裹体[M]. 科学出版社 , 卢焕章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