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

被引:47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绥
张泽明
刘福来
杨文采
金振民
王汝成
罗立强
黄力
董海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
[4] 南京大学地质系
[5]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7] 美国迈阿密大学地质系 北京
[8] 北京
[9] 湖北武汉
[10] 江苏南京
[11] Ohio-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终孔;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4 [钻探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摘要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经过1309天的努力奋斗,于2005年1月23日,钻井终孔深度达到5118.20m。成为中国钻探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全面研究正在开展,在巨量物质深俯冲、超高压深俯冲与折返的精确定年、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背景、上地幔流变学、地幔特殊新矿物发现、地下流体异常及地下微生物发现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南苏鲁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及其形成条件探讨 [J].
许志琴 ;
陈晶 ;
王勤 ;
曾令森 ;
杨经绥 ;
陈方远 ;
李天福 ;
梁凤华 .
岩石学报, 2005, (02) :389-397
[2]   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0~2050m)岩心的氧同位素证据 [J].
张泽明 ;
肖益林 ;
Jochen HOEFS ;
高勇军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4) :289-297
[3]   江苏东海大陆钻址区层析成像 [J].
钱辉 ;
宿和平 ;
姜枚 ;
薛光琦 ;
刘文 .
地质学报, 2004, (01) :139-144
[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学目标及初步成果 [J].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4, (01) :1-8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唐哲民 ;
陈世忠 ;
柴耀楚 ;
李天福 ;
陈方远 .
岩石学报, 2004, (01) :53-72
[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的识别 [J].
刘福来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泽明 ;
薛怀民 ;
李天福 .
岩石学报, 2004, (01) :9-26
[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m岩石热导率及其各向异性:对研究俯冲带热结构的启示 [J].
欧新功 ;
金振民 ;
王璐 ;
徐海军 ;
金淑燕 .
岩石学报, 2004, (01) :109-118
[8]   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 [J].
陈意 ;
金振民 ;
欧新功 ;
金淑燕 ;
徐海军 .
岩石学报, 2004, (01) :97-108
[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程振炎 .
岩石学报, 2004, (01) :127-138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游振东 ;
沈昆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世忠 .
岩石学报, 2004, (01) :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