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流域景观格局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33
作者
刘晓君 [1 ]
李占斌 [1 ,2 ]
李鹏 [2 ]
张铁钢 [2 ]
徐国策 [2 ]
高海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格局; 径流量; 输沙量;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81501 ;
摘要
以黄河流域的2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Fragstats平台与长系列水沙数据,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和水沙变化特征,并探讨景观指数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个流域优势景观类型为草地,1985—2010年间变化最大的景观类型分别为未利用土地(25a变幅为453.94 km2)和耕地(25a变幅为52.85 km2);(2)秃尾河流域景观均向规则、高连通和高度聚集的方向发展。孤山川控制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聚集度逐渐增加,整体向好。秃尾河流域景观稳定性指数高于孤山川流域,两流域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地稳定性均呈增加趋势,而城乡工矿用地则相反。(3)流域年径流量和泥沙量均呈现逐年同步减小的趋势。秃尾河年径流量明显高于孤山川,但孤山川流域泥沙量与秃尾河流域相近。两流域径流泥沙相关关系显著,秃尾河流域相关系数(0.48)明显低于孤山川流域(0.85)。(4)景观指数与径流量、泥沙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其中景观多样性相关的指数SHDI、SIDI、SHEI和SIEI均与径流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泥沙仅与CONTAG、COHESION呈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691 / 57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GIS的亚热带山地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以粤北山区为例 [J].
陈世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2) :80-85
[2]   1990-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 [J].
赵国松 ;
刘纪远 ;
匡文慧 ;
欧阳志云 .
地理学报, 2014, 69 (11) :1640-1650
[3]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评价 [J].
陆垂裕 ;
孙青言 ;
李慧 ;
盖燕如 .
水利学报, 2014, (06) :701-711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2) :195-210
[5]   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J].
曾永年 ;
靳文凭 ;
王慧敏 ;
张鸿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185-194
[6]   三峡库区典型农林流域景观格局对径流和泥沙输出的影响 [J].
黄志霖 ;
田耀武 ;
肖文发 ;
马德举 .
生态学报, 2013, 33 (23) :7487-7495
[7]  
耦合过程和景观格局的土壤侵蚀水环境影响评价[J]. 刘宇,吴炳方,曾源,张磊.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8]   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的土水资源效应研究 [J].
常春艳 ;
赵庚星 .
中国水土保持, 2012, (12) :58-61+72
[9]   桂西北喀斯特峰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J].
陈洪松 ;
杨静 ;
傅伟 ;
何菲 ;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6) :121-126
[10]   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景观水平与多尺度比较 [J].
王计平 ;
杨磊 ;
卫伟 ;
陈利顶 ;
黄志霖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53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