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气脱溶成藏——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重要机理之一

被引:30
作者
李伟 [1 ,2 ]
秦胜飞 [2 ]
胡国艺 [2 ]
公言杰 [2 ]
机构
[1]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水溶气; 脱溶作用; 成藏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现了大量岩性气藏及构造-岩性复合气藏,且普遍含水。通过开展流体性质与特征研究,发现了水溶气脱溶成藏的天然气组分变化依据与碳同位素特征变化依据:远离气源中心区的水溶气脱溶气藏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数较大、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比值大、甲烷与乙烷碳同位素较重。水溶气脱溶成藏主要存在地层抬升减压降温脱溶成藏与水溶气顺层侧向运移减压脱溶成藏两种模式,川中地区具有水溶气脱溶成藏所需的有利条件,即丰富的水溶气资源、地层强烈抬升、流体减压降温及地层水矿化度局部浓缩等。水溶气的脱溶成藏是大川中地区大面积岩性气藏发育及天然气规模聚集的重要成藏机理之一,也是合川—安岳地区须一段烃源岩发育很差而须二段却能形成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川中上三叠统须四段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的油气意义 [J].
王威 ;
徐国盛 ;
雍自权 ;
宋焕荣 ;
黄尚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633-640
[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类型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J].
李伟 ;
邹才能 ;
杨金利 ;
王坤 ;
杨家静 ;
吴亚东 ;
高晓辉 .
沉积学报, 2010, 28 (05) :1037-1045
[3]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大范围成藏机理与富集条件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徐春春 ;
卞从胜 ;
汪泽成 ;
高晓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46-157
[4]   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以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J].
黄洁 ;
朱如凯 ;
侯读杰 ;
阮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58-166
[5]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地层水成因与天然气地质意义 [J].
李伟 ;
杨金利 ;
姜均伟 ;
刘济民 ;
刘宗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4) :428-435
[6]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朱如凯 ;
袁选俊 ;
李伟 ;
张光亚 ;
张响响 ;
高晓辉 ;
刘柳红 ;
徐春春 ;
宋家荣 ;
李国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07-319
[7]   中国致密砂岩煤成气藏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J].
张水昌 ;
米敬奎 ;
刘柳红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20-330
[8]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J].
朱如凯 ;
赵霞 ;
刘柳红 ;
王雪松 ;
张鼐 ;
郭宏莉 ;
宋丽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46-55
[9]   八角场地区香四段气藏的成因与意义 [J].
姜均伟 ;
张英芳 ;
李伟 ;
杨金利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1) :16-19
[10]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成藏特点及勘探前景 [J].
谢继容 ;
张健 ;
李国辉 ;
唐大海 ;
彭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06) :40-4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