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榴辉岩在俯冲峰期-折返早期的递进塑性变形过程及对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动力学的启示

被引:2
作者
梁凤华
许志琴
陈方远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折返动力学; 塑性变形; 榴辉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榴辉岩的变形特征严重影响俯冲板片的流变学行为,而石榴石的变形机制又直接制约着榴辉岩的变形属性。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典型变形特征的详细对比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榴辉岩在俯冲峰期条件下可以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且俯冲峰期-折返早期经历了从以恢复作用主导的位错蠕变,到动态重结晶、扩散蠕变,再到静态重结晶和矿物生长的连续递进变形过程。其中,从动态重结晶到高温静态重结晶的转换,结合短时增温、局部熔融等证据,共同证明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中存在一个短暂的低应力"热"区间,在此前后,折返机制和驱动力发生了转变,由浮力作用下的快速折返转为以挤压透入性剪应力作用下的缓慢抬升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87 / 160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 [1] 深俯冲陆壳岩石部分熔融与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长英质多晶包裹体的形成
    曾令森
    梁凤华
    Paul Asimow
    陈方远
    陈晶
    [J]. 科学通报 , 2009, (13) : 1826 - 1840
  • [2] 再论“大陆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来自中国大陆科学群钻及苏鲁超高变质带的制约[J]. 许志琴,梁凤华,杨经绥,张泽明,唐哲民.岩石学报. 2009(07)
  • [3] 流变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支柱学科
    嵇少丞
    钟大赉
    许志琴
    夏斌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3) : 257 - 264
  • [4] 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
    许志琴
    [J]. 岩石学报, 2007, (12) : 3041 - 3053
  •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CCSD-MH)石榴石橄榄岩:一个经历了深俯冲作用的古生代超镁铁质侵入体
    杨经绥
    李天福
    梁凤华
    吴才来
    陈松永
    [J]. 岩石学报, 2007, (12) : 3153 - 3170
  • [6] 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学
    钟增球
    索书田
    [J]. 现代地质, 2007, (02) : 203 - 212
  • [7] CCSD超高压榴辉岩中的水:红外光谱分析
    徐薇
    刘祥文
    金振民
    [J]. 地球科学, 2006, (06) : 830 - 838
  • [8] CCSD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短时增温作用的微量元素记录
    宗克清
    刘勇胜
    柳小明
    张斌辉
    [J]. 科学通报, 2006, (22) : 2673 - 2684
  • [9] 榴辉岩组构运动学与大陆深俯冲——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榴辉岩的EBSD研究
    许志琴
    王勤
    陈方远
    梁凤华
    唐哲民
    [J]. 岩石学报, 2006, (07) : 1799 - 1809
  • [10] 东海地区超高压石榴橄榄岩超微构造特征——快速折返的新证据
    刘祥文
    金振民
    [J]. 岩石学报, 2006, (07) : 1810 -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