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279
作者:
邹才能
[1
]
陶士振
[1
]
周慧
[1
]
张响响
[1
]
何东博
[1
]
周川闽
[1
]
王岚
[1
]
王雪松
[2
]
李富恒
[1
]
朱如凯
[1
]
罗平
[1
]
袁选俊
[1
]
徐春春
[3
]
杨华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因机理;
分类命名;
评价方法;
油气勘探;
成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图16表6参31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40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