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宁酸酶产生菌氮离子注入的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23
作者
龚加顺
刘勤晋
肖琳
姚建铭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食品系重庆
[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合肥
关键词
单宁酸酶; 黑曲霉; 离子注入; 诱变效应;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00.05.003
中图分类号
TS20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1 ;
摘要
研究了单宁酸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低能N+ 离子注入黑曲霉 970 1 (Aspergillusniger 970 1 )的诱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和较大的变异幅度 ,分别为 2 7 6 1 %和 1 9 35 %~ 48 35 % ,而紫外诱变的正突变率只有 7 6 0 % ;ESR(顺磁共振 )研究表明 ,不论黑曲霉孢子是否经过离子注入 ,孢子内都存在自由基产物 ,但注入后的孢子都产生了较强的自由基波谱单一峰 ,且随注入剂量的增加 ,自由基产额也增加 ,同时 ,孢子存活率的测定结果表现出了“马鞍形”的剂量存活效应曲线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未经注入的孢子较为完整 ,而经注入后的孢子则有明显的刻蚀损伤和破壁现象。剂量越大 ,损伤也越大。以离子注入能量为 1 0keV ,剂量为 3× 1 0 15 N+ /cm2 的注入条件 ,获得一株产酶活为 34 5 0mol/s的高产菌株 ,比原始菌株酶活力提高了 2 6 8倍 ,且酶活性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澄清茶饮料的动力学研究 [J].
龚加顺 ;
邓剑盈 ;
刘勤晋 ;
不详 .
食品科学 , 1998, (09) :5-8+89
[2]   氮离子束等诱变机理研究(一) [J].
吴兰佩,崔海瑞,梁任又,李裕熊,包忠谋,余增亮,邱励俭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26-232
[3]   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研究 [J].
黄文彩,范世晶,黄建宁,桑金隆,施跃峰,夏湛恩,吴文娟,姚杭丽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82-285
[4]   离子注入杨树和银杏的同工酶研究 [J].
彭镇华,胡蕙露,康忠铭,张良富,周蜀生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55-259
[5]   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 [J].
余增亮,霍裕平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21-225
[6]   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曾晓雄 ;
罗泽民 .
食品工业科技, 1993, (05) :24-27
[7]   “冷后浑”的形成与转溶 [J].
曾晓雄 .
茶叶通讯, 1989, (03) :42-44+11
[8]   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机理初探 [J].
余增亮 ;
何建军 ;
邓建国 ;
王学栋 ;
吴跃进 ;
刘贵付 .
安徽农业科学, 1989, (01) :12-16
[9]  
速溶茶生物化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阎守和编著, 1990
[10]  
放射生物学分子理论[M]. - 原子能出版社[荷兰]查德威克(Chadwick,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