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风廓线雷达对广东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类暴雨过程低空风场特征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周芯玉
廖菲
胡东明
机构
[1] 广州市气象台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短时强降水; 阈值选取; 低空急流; 垂直风切变;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1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暴雨中尺度系统,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2—2014年发生在广东前汛期的短时强降水的暴雨过程临近时次的低空急流强度、低空急流高度、低空急流指数以及各层垂直风切变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广东前汛期,86%的暴雨过程都会有短时强降水的出现;(2)2 km高度以下最大风速呈正态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10~21 m/s之间,60%以上的强降水发生前3小时低空急流便已经存在,且随着强降水的临近,低空急流的比例逐渐增大,超过80%的过程强降水出现时有低空急流相配合;(3)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强度基本维持,最低高度逐渐降低。强降水出现时次,低空急流表现出逐渐加强的特征,最低高度也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低空急流指数I增大;(4)地面到不同等压面的垂直风切变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强降水发生时地面到925 hPa垂直风切变相较于暴雨发生前有所增大,而地面到850 hPa及700 hPa垂直风切变在强降水发生时则表现出下降的特征;(5)选取暴雨发生前各类物理量的中值作为暴雨发生的阈值,则低空急流强度在13.5 m/s左右,最低高度为1 km左右,低空急流指数I为6×10-3s-1左右,地面到925hPa、850 hPa以及700 hPa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分别在7.3×10-3s-1、6×10-3s-1以及4×10-3s-1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M].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编写组编;林良勋主编;.气象出版社.2006,
[2]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3]  
华南前汛期暴雨文集.[M].本书编辑小组编;.气象出版社.1982,
[4]   我国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J].
高守亭 ;
周玉淑 ;
冉令坤 .
大气科学, 2018, 42 (04) :833-846
[5]   华南一次暴雨过程热力和动力特征的诊断分析 [J].
林晓霞 ;
冯业荣 ;
张诚忠 ;
林文实 .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 (06) :975-984
[6]   风廓线雷达与天气雷达风廓线数据的融合及应用 [J].
阮征 ;
高祝宇 ;
李丰 ;
葛润生 .
气象, 2017, 43 (10) :1213-1223
[7]   2014年5月23日广州中北部大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研究 [J].
周芯玉 ;
涂静 ;
廖菲 ;
胡东明 .
暴雨灾害, 2017, 36 (03) :235-242
[8]   “0866”华南特大暴雨灾害的综合诊断 [J].
李博 ;
刘黎平 ;
王改利 ;
华灯鑫 ;
陈超 ;
黄翠银 .
科学通报, 2017, 62 (13) :1410-1421
[9]   2014年春季华南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J].
吴风波 ;
李岩松 ;
苏丽蓉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 39 (03) :179-189
[10]   利用中位数方法对风廓线雷达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 [J].
周芯玉 ;
廖菲 .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 (06) :8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