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辽河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6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漆家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童亨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于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王乃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2] 中海油研究总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4]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辽河西部凹陷;
油区构造解析;
断裂构造;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揭示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运用油区构造解析理论对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以沙三段中下部大套泥岩为界,西部凹陷形成了上下叠加的2个断裂系统,主要发育长寿型、早衰型和后生型3种类型断层和张性正断层、走滑断层、走滑正断层和走滑逆断层4类不同性质断层。断裂活动控制了西部凹陷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油气的运聚以及圈闭形成:断陷期是主要的烃源岩形成期,持续沉降有利于烃源岩演化;伸展变形阶段形成的下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聚集,走滑变形阶段发育的上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构造活动强烈期是圈闭主要形成期,在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早期及东营组沉积晚期形成两期主体圈闭。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和演化过程,指出双西隐伏走滑断层带和台安—大洼断层带的海外河以南部分是有利勘探区。图6参17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油气富集区分布特征
[J].
李明
;
赵一民
;
刘晓
;
张云绵
;
王玉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4)
:413-418

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云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玉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以辽河坳陷为例
[J].
孟卫工
;
陈振岩
;
李湃
;
郭彦民
;
高先志
;
回雪峰
;
张亚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2)
:136-143

孟卫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李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郭彦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高先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回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张亚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3]
松辽盆地生油门限重新厘定及其意义
[J].
卢双舫
;
李娇娜
;
刘绍军
;
冯子辉
;
李景坤
;
霍秋立
;
王雪
;
薛海涛
;
李吉君
;
申家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2)
:166-1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娇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刘绍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

冯子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

李景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

霍秋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

王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吉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申家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4]
辽河外围中生代盆地“下洼找油气”理念
[J].
殷敬红
;
雷安贵
;
方炳钟
;
苍瑞波
;
陈振岩
;
宫振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6-10

殷敬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雷安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方炳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苍瑞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宫振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鲁卫华
;
牛嘉玉
;
冯有良
;
陈振岩
;
谷团
;
李秋芬
;
鞠俊成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3)
:17-21+1

鲁卫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牛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冯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谷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秋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鞠俊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6]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与圈闭类型
[J].
于福生
;
吉珍娃
;
杨雪
;
宇振全
;
马保军
;
张良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2)
:149-153

于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珍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队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宇振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
[J].
谢文彦
;
孟卫工
;
张占文
;
李晓光
;
陈振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649-652

谢文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孟卫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张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李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8]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地层剥蚀量恢复附视频
[J].
杨雪
;
杨桥
;
于福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34-37+41+91

杨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于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坡洼过渡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回雪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42-45

单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回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古潜山的油气运移条件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张卓
;
袁选俊
.
现代地质,
2005, (02)
:274-278

单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陈振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张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袁选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