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毛竹叶挥发油提取工艺

被引:16
作者
秦娇 [1 ]
姚永红 [1 ]
侯智霞 [2 ]
张柏林 [1 ]
吕兆林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3] 北京林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竹叶; 挥发油; 提取; 响应面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毛竹叶为材料,利用改造后的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竹叶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提取竹叶挥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即平均粒径为10目的竹叶粉在水中加热回流、液固比35:1(mL/g)、提取时间4.5h,竹叶挥发油实际得率为0.32%,预测值为0.3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挥发油得率高、挥发油中化合物信息丰富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毛竹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J].
吕兆林 ;
李月琪 ;
秦娇 ;
韦倩 ;
张柏林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4) :135-140
[2]   淡竹叶挥发油的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 [J].
倪克平 ;
李光照 ;
赵铭钦 ;
张峻松 ;
李同泉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5-17+23
[3]   阔叶箬竹叶和箬竹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J].
李水芳 ;
文瑞芝 ;
曾栋 ;
李忠海 .
色谱, 2007, (01) :53-57
[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仙人掌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刘洋 ;
赵谋明 ;
杨宁 ;
杨宝 .
食品与机械, 2006, (06) :42-44
[5]   响应面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杨文雄 ;
高彦祥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 (02) :68-71
[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羊栖菜多糖的提取工艺 [J].
李亚娜 ;
林永成 ;
佘志刚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1) :28-32
[7]   响应面分析法在菜籽浓缩蛋白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J].
张寒俊 ;
刘大川 ;
李永明 .
中国油脂, 2004, (08) :41-44
[8]   竹叶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J].
杨得坡 ;
王发松 ;
张宏达 ;
任三香 .
广西植物, 2000, (02) :181-184
[9]   竹叶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J].
金旭东 ;
陈庆宏 ;
康平利 ;
邢志强 ;
霍光飞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9, (04) :71-74
[10]   竹叶精油和头香的CGC-MS-DS研究 [J].
张英 ;
汤坚 ;
袁身淑 ;
刘扬岷 ;
王林祥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8, (04)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