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
被引:26
作者
:
庞海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不详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庞海芍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郇秀红
[
1
]
机构
:
[1]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2]
不详
来源
:
中国高教研究
|
2015年
/ 09期
关键词
:
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大学教育改革;
通识课程;
D O I
:
10.16298/j.cnki.1004-3667.2015.09.14
中图分类号
: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通识教育内涵解读[J]. 庞海芍.通识教育研究. 2015(00)
[2]
努力提高两个文化自觉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周远清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 4
-
6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杜玉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党组
杜玉波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 1
-
4
[4]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叔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东升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6)
: 1
-
7
[5]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王义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王义遒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3)
: 2
-
8+188
[6]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
陈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3)
: 64
-
68
[7]
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附视频
余东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余东升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5,
(01)
: 4
-
6+15
[8]
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叔子
[J].
高等教育研究 ,
2001,
(02)
: 7
-
10
[9]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
周远清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0,
(08)
: 3
-
5+30
[10]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
周远清
[J].
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6,
(01)
: 4
-
7
←
1
2
→
共 13 条
[1]
通识教育内涵解读[J]. 庞海芍.通识教育研究. 2015(00)
[2]
努力提高两个文化自觉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周远清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 4
-
6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杜玉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党组
杜玉波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 1
-
4
[4]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叔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东升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6)
: 1
-
7
[5]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王义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王义遒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3)
: 2
-
8+188
[6]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
陈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3)
: 64
-
68
[7]
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制度整合的新范式附视频
余东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余东升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5,
(01)
: 4
-
6+15
[8]
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叔子
[J].
高等教育研究 ,
2001,
(02)
: 7
-
10
[9]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
周远清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0,
(08)
: 3
-
5+30
[10]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周远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
周远清
[J].
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6,
(01)
: 4
-
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