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2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施泽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时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邓秀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刘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李继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4]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溶蚀增孔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垩世末以来的压力降低直至现今的异常低压阶段。早白垩世末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反弹、地层温度降低和溶蚀增孔作用共同造成的压力降低幅度达2025 MPa,降低比例达54%77%,这3者的共同作用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降低是影响压力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上述3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最终形成了现今地层压力为1018 MPa的异常低压分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川西坳陷中段陆相地层压力演化及其成藏意义
[J].
郭迎春
;
庞雄奇
;
陈冬霞
;
冷济高
;
田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26-433

郭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盆地与油藏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盆地与油藏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冬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盆地与油藏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冷济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田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J].
李相博
;
刘显阳
;
周世新
;
刘化清
;
陈启林
;
王菁
;
廖建波
;
黄军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2)
:172-180

李相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刘显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周世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7段泥岩古压力恢复
[J].
刘震
;
陈凯
;
朱文奇
;
胡晓丹
;
郭彦如
;
吴迅达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2)
:1-7

刘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晓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压形成的控制因素
[J].
许浩
;
张君峰
;
汤达祯
;
李明
;
张文忠
;
林文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64-68

许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张君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汤达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张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鄂尔多斯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过剩压力与油气关系
[J].
李兴文
;
李仲东
;
过敏
;
惠宽洋
;
丁小琪
;
邓文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294-298

李兴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李仲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惠宽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丁小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邓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地质研究所
[6]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运移模拟
[J].
曹强
;
叶加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2)
:174-181

曹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叶加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压力分布与成因
[J].
王胜利
;
许化政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6)
:536-540

王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许化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
苏里格气田下二叠统盒8段异常低压成因及其分布特征
[J].
陈义才
;
张胜
;
魏新善
;
刘新社
;
赵惠涛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1)
:30-33+1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煤田地质局队 成都理工大学

魏新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

刘新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

赵惠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
[9]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J].
李士祥
;
邓秀芹
;
庞锦莲
;
吕剑文
;
刘鑫
.
沉积学报,
2010, 28 (04)
:798-807

李士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邓秀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庞锦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J].
邓秀芹
;
刘新社
;
李士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56-16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新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士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