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被引:111
作者
邓秀芹 [1 ,2 ]
刘新社 [1 ,2 ]
李士祥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烃类包裹体; 成岩序列; 古物性; 超低渗透油藏; 致密史; 成藏史;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期,含铁碳酸盐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抬升降温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为晚期充注的产物。同时结合现今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探讨生排烃高峰期储层古孔隙度和古渗透率,提出生排烃高峰期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尚未形成,含铁碳酸盐胶结是造成储层致密的决定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J].
邓秀芹 ;
蔺昉晓 ;
刘显阳 ;
庞锦莲 ;
吕剑文 ;
李士祥 ;
刘鑫 .
古地理学报, 2008, (02) :159-166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王瑞飞 ;
陈明强 ;
孙卫 .
地质论评, 2008, (02) :270-277+294
[3]   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J].
刘新社 ;
周立发 ;
侯云东 .
石油学报, 2007, (06) :37-42
[4]   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赵靖舟 ;
吴少波 ;
武富礼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28-31+53
[5]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核桃园组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富集规律 [J].
孙思敏 ;
罗家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384-389+400
[6]   中国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志留系多期石油充注:流体包裹体和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J].
潘立银 ;
倪培 ;
欧光习 ;
李林强 .
岩石学报, 2007, (01) :131-136
[7]   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油田为例 [J].
李荣西 ;
席胜利 ;
邸领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94-199+217
[8]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和层序特征 [J].
杨友运 .
地质通报, 2005, (04) :369-372
[10]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明 ;
池英柳 ;
姚逢昌 ;
郑晓东 ;
刘晓 ;
殷积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