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46
作者
曾瑶池
胡敏予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关键词
肿瘤/化学诱导; 亚硝基化合物/分析; 食品分析; 综述文献;
D O I
10.16073/j.cnki.cjcpt.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R730.2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后者化学性质较活泼。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鱼、肉制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和发酵食品,人体也能合成一定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易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和氨氮化合物而呈现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与人类紧密相关的肿瘤主要是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减少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番茄红素对二乙基亚硝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J].
杨艳晖 ;
常东 ;
潘洪志 ;
王舒然 .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07) :1093+1104-1093
[2]   茶多酚和柚子皮等复配对阻断西式火腿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效果研究 [J].
杨华 ;
马俪珍 ;
王永辉 .
肉类工业, 2006, (05) :22-27
[3]   番茄红素对二乙基亚硝胺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J].
潘洪志 ;
李辉 ;
陈文华 ;
邱向红 ;
那立欣 .
毒理学杂志, 2006, (02) :104-105
[4]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与Bcl-2P53的相关性研究 [J].
薛洁皓 ;
潘琦 ;
李小伟 ;
罗荣 ;
陈德荣 ;
闫增荣 .
浙江临床医学, 2005, (12) :1249-1250
[5]   国人结直肠癌的病因学及综合防治策略 [J].
陈坤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 (04) :193-195
[6]   胃癌高发区武威市胃癌发病因素探讨 [J].
罗好曾 ;
米登海 ;
景天忠 ;
许青 ;
杨旺胜 ;
杨国泉 ;
王淑珍 ;
刘功汉 ;
苏诚玉 .
癌症, 2005, (05) :563-566
[7]   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及微量元素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J].
王圣 ;
朱法华 ;
张景荣 ;
郑有飞 ;
严勇 .
江苏环境科技, 2005, (01) :1-3
[8]   沸石分子筛吸附和催化降解亚硝胺 [J].
朱建华 ;
徐杨 ;
王英 ;
周仕禄 ;
周春芳 .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S1) :946-952
[9]   黄曲霉素和N-亚硝基化合物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交联而启动癌变 [J].
戴乾圜 ;
逯萍 ;
彭少华 ;
张庆荣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7) :23-27
[10]   番茄红素对甲基戊基亚硝胺在大鼠中致癌性的影响 [J].
张庆英 ;
黄革 ;
罗家逸 ;
沈忠英 ;
林昆 ;
沈健 .
癌变畸变.突变, 2001, (03) :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