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滨生态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梯度分布

被引:5
作者
沈忱 [1 ]
刘茂松 [1 ]
徐驰 [1 ]
汤浩 [1 ]
王磊 [2 ]
黄成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滨岸带; 大型底栖动物; 生境梯度; 摄食功能类群; 冗余分析;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187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10—2011年对太湖贡湖湾湖滨带生态修复区滨岸挺水植物带(Ⅰ)、湾相沉水植物带(Ⅱ)和堰外开敞水体(Ⅲ)3个滨岸生境梯度带的水质状况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13科18种,其中仅出现于1个生境梯度带的物种7个;在其余的11个物种中,有5个种群的密度在生境梯度带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发现,按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类群的相对比例,刮食者相对丰度在带Ⅰ最高,收集者在带Ⅱ最高,滤食者在带Ⅲ最高,不同生境梯度带间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类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对底栖动物相对丰度和水环境参数的冗余分析显示,环节动物和昆虫与DO、NO3--N和PO43--P浓度正相关,软体动物则与NO3--N和PO43--P负相关,一些腹足类对低DO耐受能力较强,与NH4+-N和COD正相关。修复区3个梯度带水动力条件、水质状况和底质类型的差异性对底栖动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形成了生活习性、摄食特征等显著不同的3个底栖动物群落。
引用
收藏
页码:1186 / 1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上海大莲湖湖滨带湿地的生态修复 [J].
吴迪 ;
岳峰 ;
罗祖奎 ;
王天厚 .
生态学报, 2011, 31 (11) :2999-3008
[2]   秦淮河上游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J].
吴东浩 ;
刘伟 ;
赵煜 ;
张哲海 ;
王备新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05) :19-22+30
[3]   傀儡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水质评价 [J].
熊晶 ;
谢志才 ;
张君倩 ;
蒋小明 ;
方涛 ;
敖鸿毅 ;
过龙根 ;
邓永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S1) (S1) :132-137
[4]   湖滨带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J].
柴培宏 ;
代嫣然 ;
梁威 ;
成水平 ;
吴振斌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06) :32-35
[5]   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蔡永久 ;
龚志军 ;
秦伯强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1) :50-59
[6]   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态学 [J].
蒋万祥 ;
蔡庆华 ;
唐涛 ;
渠晓东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207-5218
[7]   不同营养类型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J].
吕光俊 ;
熊邦喜 ;
刘敏 ;
杨学芬 ;
覃亮 ;
陈朋 ;
徐微 ;
刘俊利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339-5349
[8]   粤北地区溪流中的树叶分解及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 [J].
颜玲 ;
赵颖 ;
韩翠香 ;
童晓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573-2579
[9]   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和氮磷评价 [J].
杨明生 ;
熊邦喜 ;
杨学芬 .
湖泊科学, 2007, (06) :658-663
[10]   底栖软体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河水实验研究 [J].
卢晓明 ;
金承翔 ;
黄民生 ;
徐亚同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7) :7-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