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窖泥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17
作者
刘森 [1 ,2 ]
李林光 [3 ]
李可 [1 ,2 ]
贾碧洪 [1 ,2 ]
钟小廷 [1 ,2 ]
车振明 [1 ]
向文良 [1 ,2 ]
机构
[1] 不详
[2]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西华大学古法发酵(酿造)生物技术研究所
[5]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省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中国浓香型白酒; 窖泥; 原核微生物; 16S rRNA克隆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1.1 [酿酒微生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探索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上、中、底三层窖泥中原核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异质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窖池不同层面的窖泥中细菌类群及数量的差异性较大。其中,优势菌群Clostridium diolis及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在上、中、底层窖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4.9%和39.8%、25.2%和20.6%、23.8%和36.6%,Bacillus subtilissubsp.subtilis是中层窖泥优势菌群之一,占22.1%;古细菌群落主要分布在Methanoculleus属和Methanosarcina属。其中,Methanoculleus bourgensis在上层和底层窖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9.9%和88.2%。Methanosarcina siciliae和Methanoculleus bourgensis在中层窖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7%和49.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窖泥细菌主要为杆菌目、梭菌目、肠杆菌目及以TM7 phylum sp.为代表的种属分类尚不明确的细菌,古细菌主要为甲烷微菌目与甲烷八叠球菌目。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窖房空气、窖泥和糟醅可培养细菌的相关性 [J].
游玲 ;
王松 ;
冯瑞章 ;
陈云宗 ;
周瑞平 ;
冯学愚 ;
王涛 .
食品科学 , 2012, (09) :188-192
[2]   浓香型白酒窖泥、出窖糟醅细菌区系的相似性分析 [J].
王涛 ;
田时平 ;
赵东 ;
游玲 ;
冯瑞章 ;
王松 ;
崔晓龙 .
食品科学 , 2012, (07) :193-197
[3]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高产己酸兼性厌氧细菌的分离鉴定 [J].
赵辉 ;
敞颜 ;
王葳 ;
凌宏志 ;
平文祥 ;
赵志昌 ;
杨朝辉 .
食品科学, 2012, 33 (05) :177-182
[4]   水井坊窖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DGGE分析 [J].
王海英 ;
张文学 ;
施思 ;
范鏊 ;
邓宇 .
中国酿造, 2012, 31 (02) :38-41
[5]   浓香习酒窖泥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J].
唐云容 ;
钟方达 ;
张文学 .
酿酒科技, 2011, (12) :24-28
[6]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生态因子的动力学分析 [J].
罗海 ;
刘森 ;
田伟 ;
梁华忠 ;
向文良 .
中国酿造, 2011, (07) :108-112
[7]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 郑佳,张良,沈才洪,张宿义,金扬,赵金松,周荣清.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8]   硫酸盐还原菌EMZY-1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序列分析 [J].
王沈海 ;
罗淑萍 ;
李佰广 ;
李慧 ;
董慧明 ;
张颖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05) :801-804
[9]   人工窖泥培养方法 [J].
刘基银 .
酿酒科技, 2006, (08) :129-130
[10]   浓香型白酒窖池糟醅原核微生物区系的分类研究附视频 [J].
张文学 ;
向文良 ;
乔宗伟 ;
胡承 ;
王忠彦 .
酿酒科技, 2005, (07)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