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职业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被引:8
作者
李红兵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民族职业教育; 现代性; 发展困境; 生计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族职业教育在修复传统与现代、教育与经济、知识与生活、同一与多样、本土与世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裂痕方面,表现出许多积极可为之处。但同时,其又面临着目标定位、社会认同、办学体制、发展模式、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和发展动力之困境。进一步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改善民族职业教育的认知环境与制度安排,构建民族职业教育多元的办学主体与发展模式,是应对其所面临的难为之处境、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为之举。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成就、困境与对策 [J].
李华玲 .
教育与职业, 2013, (26) :24-25
[2]   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J].
贺丹 .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0) :215-217
[5]   新世纪十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思考 [J].
路宝利 .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 (05) :37-42
[6]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J].
曹庆旭 .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2, 25 (02) :142-145
[7]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J].
刘晓 ;
石伟平 .
职教论坛, 2011, (04) :4-8
[8]   沿革与反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二十年 [J].
姚爱国 .
教育与职业, 2008, (23) :12-13
[9]   全球化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殖民主义 [J].
刘海静 .
理论导刊, 2006, (02) :77-80
[10]   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隐性障碍及其规避 [J].
徐健 .
职教论坛, 2006, (01)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