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南海及邻近地区面波层析成像和S波速度结构
被引:20
作者:
黄忠贤
[1
]
胥颐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南海;
岩石圈;
速度结构;
面波;
层析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本文介绍由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南海和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区域介于100°E~130°E和0°~30°N之间,南海位于区域中心,其北、西、南三面通过大陆架和陆坡分别与华南、印支和巽它地块相连,东面邻接台湾—菲律宾岛弧和西菲律宾海盆.由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速度结构横向变化与研究区内构造单元的划分基本相符,给出了各个单元的主要结构特征.(1)扬子地块具有厚而高速的岩石圈,华南褶皱带和印支地块具有活动陆块的结构特征,西菲律宾海盆表现为一个较老的稳定的海盆,而岛弧地带显示低速的岩石圈和俯冲板片引起的高速.(2)南海海盆岩石圈厚度60~70 km,横向变化不大,软流圈内低速不显著,整体上表现出一个已停止扩张的年轻海盆的结构特点.与东部中央海盆相比,西南次海盆的上地幔盖层速度和软流圈速度都较低.(3)在南海海盆周边的陆缘地区,岩石圈厚度变化较大,上地幔盖层和软流圈速度较低,明显低于海盆和外围的大陆地区.红河断裂带也表现类似现象,说明这些地区的岩石圈新生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构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89 / 309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