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干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杨莎莎 [1 ]
覃威 [1 ]
陈诗雅 [1 ]
蔡晶 [2 ]
机构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2]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肉苁蓉; 6-羟基多巴胺; 行为学; GSK-3β; β-catenin; p-β-catenin; 海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1001 ;
摘要
目的:观察肉苁蓉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catenin蛋白及p-β-catenin水平的影响,探讨肉苁蓉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采用颅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给予肉苁蓉水煎剂后,第3、7、14天分别进行行为学步幅试验;第14天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提取海马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6组海马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步幅试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步幅明显减小(P<0.01)。肉苁蓉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步幅明显增大(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SK-3β、β-catenin及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肉苁蓉能改善帕金森病的行为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p-β-catenin蛋白的活性,增加β-catenin蛋白表达,启动Wnt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33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松果菊苷通过调控GFRα1/AKT信号通路抑制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SH-SY5Y凋亡 [J].
赵卿 ;
张鹏 ;
白宇 ;
张利军 ;
侯郁青 ;
蔡定芳 .
中成药, 2016, (06) :1225-1231
[2]   TLR4信号缺失对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黑质Beta-catenin信号的表达影响 [J].
张璐璐 ;
张巧俊 ;
胡婧 ;
张妮 .
免疫学杂志, 2016, 32 (06) :496-500
[3]   肉苁蓉苷对C17.2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J].
覃威 ;
魏维 ;
许茜 ;
蔡晶 .
海峡药学, 2015, 27 (12) :263-265+296
[4]   基于Notch1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皮质与SVZ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J].
陶静 ;
柳维林 ;
黄佳 ;
薛偕华 ;
杨珊莉 ;
郑薏 ;
林云娇 ;
叶晓倩 ;
林梅琴 ;
陈立典 .
康复学报, 2015, (03) :23-34
[5]   海马与帕金森病 [J].
王钰 ;
张本恕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 41 (01) :81-84
[6]   补肾中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J].
田允 ;
蔡晶 ;
陈旭征 ;
林如辉 ;
刘志臻 ;
赵锦燕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03) :440-443
[7]   Wnt通路信号蛋白β-catenin和GSK-3β在孤独症模型大鼠脑中表达的变化 [J].
陈明军 ;
于剑锋 ;
柴继侠 ;
徐理 ;
王中平 ;
李瑞锡 ;
彭裕文 .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 25 (04) :361-368
[8]   肉苁蓉提取物对帕金森病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J].
王虎 ;
李文伟 ;
蔡定芳 ;
杨茹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4) :407-411
[9]   类叶升麻苷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J].
赵磊 ;
蒲小平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1) :42-46
[10]  
赤水玄珠全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孙一奎 撰,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