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力丹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新闻理论; 新闻史; 传播学; 信息公开; 公共关系;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9.01.021
中图分类号
G210 [新闻学];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本文回顾了2008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整体情况,选择其中较为新鲜的话题、观点进行阐述。内容涉及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现实问题研究主要讨论了国家层面的传媒公关、国家信息公开政策,以及对公共关系学的认识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公关、对话及其可能性——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公关的价值前提 [J].
胡百精 .
国际新闻界, 2008, (10) :23-27
[2]   三鹿事件:拷问危机公关职业底线 [J].
龚莉萍 .
国际新闻界, 2008, (10) :28-32
[3]   “邸报”名称首次出现时间新考 [J].
焦中栋 .
国际新闻界, 2008, (10) :87-90
[4]   电视新闻传播言说真实的表现辨析 [J].
欧阳照 .
当代传播, 2008, (05) :36-38
[5]   公共场所是否有隐私?——对情侣地铁偷拍事件的思考 [J].
杨慧臻 .
新闻记者, 2008, (09) :69-71
[6]   电视植入式营销引发的争议与挑战——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相关规范比较 [J].
苏蘅 .
国际新闻界, 2008, (08) :11-15
[7]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 [J].
朱清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30-33
[8]   地震大考:关于传播体制构建的若干思考 [J].
喻国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54-55
[9]   危机传播推动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从汶川地震看危机事件与媒介制度创新的内在关联 [J].
邵培仁 ;
潘祥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56-58
[10]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J].
胡智锋 ;
周建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