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3
作者
许东青 [1 ]
聂凤军 [1 ]
刘妍 [1 ]
张万益 [1 ]
云飞 [1 ]
张天俊 [2 ]
林日亮 [2 ]
吕旭光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内蒙古华生萤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 敖包吐萤石矿床; 内蒙古四子王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5.010
中图分类号
P619.2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J].
许东青 ;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万益 ;
云飞 ;
杨才 ;
张天俊 ;
吕旭光 ;
林日亮 .
地球学报, 2008, (04) :440-450
[2]   内蒙古苏莫查干地区燕山期过铝质花岗岩研究 [J].
许东青 ;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万益 ;
钱明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2) :89-100
[3]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聂凤军 ;
许东青 ;
江思宏 ;
刘妍 .
矿床地质, 2008, (01) :1-13
[4]   双草醚对土壤呼吸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郑丽英 ;
张益良 ;
杨仁斌 ;
孙元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1117-1120
[5]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钾玄岩的Pb同位素证据 [J].
李毅 ;
吴泰然 ;
罗红玲 ;
赵磊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76-182
[6]   内蒙古四子王旗早白垩世深源捕虏体的发现及意义 [J].
许绚 ;
吴泰然 ;
张双涛 ;
J.Byamba ;
A.Amarjargal ;
王时麒 ;
李忠权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63-569
[7]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钾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双涛 ;
吴泰然 ;
许绚 ;
J.BYAMBA ;
A.AMARJARGAL ;
王时麒 ;
李忠权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12-218
[8]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壳置换:非造山过程的壳幔交换 [J].
翟明国 ;
樊祺诚 .
岩石学报, 2002, (01) :1-8
[9]   萤石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J].
许成 ;
黄智龙 ;
漆亮 ;
李文博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4) :27-34
[10]   我国单一萤石矿床地质概要 [J].
徐少康 ;
殷友东 .
化工矿产地质, 2001, (03)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