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苏莫查干地区燕山期过铝质花岗岩研究

被引:11
作者
许东青 [1 ]
聂凤军 [1 ]
江思宏 [1 ]
张万益 [1 ]
钱明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河南省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过铝质花岗岩; 元素地球化学; 钕-铅同位素; 成岩作用; 苏莫查干地区;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苏莫查干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夹持于二连浩特-贺根山和索伦山-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之间,其代表性岩石样品以富K、Al、Rb、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Sr、Ti、P和Eu为特点,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钕同位素研究表明,岩石全岩样品的εNd(t)变化范围为0.77-4.65,t2DM变化范围为869~1310Ma(多集中于1072~1310Ma),与兴蒙造山带中的微陆块花岗岩相似。铅同位素的206Pb/204Pb=18.114~19.150,平均18.658;207Pb/204Pb=15.517~15.598,平均15.556;208Pb/204Pb=38.384~39.054,平均38.614;μ=9.2~9.5,平均9.37。所有数据点均投绘在造山带与地幔Pb演化线之间。主元素、微量元素、钕和铅同位素数据表明,本区燕山期花岗岩可能是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壳幔源物质通过物理混合后,再次发生重熔、成浆和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并且与该区的萤石和贱金属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J].
许东青 ;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万益 ;
云飞 ;
杨才 ;
张天俊 ;
吕旭光 ;
林日亮 .
地球学报, 2008, (04) :440-450
[2]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钾玄岩的Pb同位素证据 [J].
李毅 ;
吴泰然 ;
罗红玲 ;
赵磊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76-182
[3]   西藏曲珍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J].
廖忠礼 ;
莫宣学 ;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赵志丹 ;
耿全如 ;
董国臣 .
岩石学报, 2006, (04) :845-854
[4]   内蒙古四子王旗早白垩世深源捕虏体的发现及意义 [J].
许绚 ;
吴泰然 ;
张双涛 ;
J.Byamba ;
A.Amarjargal ;
王时麒 ;
李忠权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63-569
[5]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钾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双涛 ;
吴泰然 ;
许绚 ;
J.BYAMBA ;
A.AMARJARGAL ;
王时麒 ;
李忠权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12-218
[6]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吴福元 ;
葛文春 ;
孙德有 ;
郭春丽 .
地学前缘, 2003, (03) :51-60
[7]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下地壳置换:非造山过程的壳幔交换 [J].
翟明国 ;
樊祺诚 .
岩石学报, 2002, (01) :1-8
[8]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J].
周新华 ;
张国辉 ;
杨进辉 ;
陈文寄 ;
孙敏 .
地球化学, 2001, (01) :10-23
[9]   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 [J].
洪大卫 ;
王式 ;
谢锡林 ;
张季生 .
地学前缘, 2000, (02) :441-456
[10]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