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抗蚀与细沟侵蚀演变
被引:13
作者
:
韩鲁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韩鲁艳
[
1
,
2
]
贾燕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贾燕锋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宁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焦菊英
[
1
]
机构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
土壤
|
2009年
/ 41卷
/ 03期
关键词
:
植被恢复;
土壤抗蚀性;
土壤侵蚀;
主成分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
D O I
:
10.13758/j.cnki.tr.2009.03.020
中图分类号
: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纸坊沟和县南沟、延安燕沟3个流域不同恢复年限的植物群落的土壤抗蚀性和侵蚀程度进行了研究。对12个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抗蚀性(主成分综合指数)强弱为灌木群落阶段>多年生草本和蒿类群落阶段>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与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相比,灌木群落阶段与多年生草本和蒿类群落阶段的土壤抗蚀性分别增加了362.29%~673.33%和574.71%~930.00%;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植被的恢复演替,土壤侵蚀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灌木群落阶段的土壤侵蚀量仅为演替初期的1.42%~5.59%;通过回归分析,土壤侵蚀量和水稳性团聚类因子,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极显著与显著相关关系,鉴于土壤分析的易获性,可选择>0.5mm水稳性团聚体与有机质含量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M].梁一民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3]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J].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黄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建成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28
-31
[4]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J].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65
-72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J].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范变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范变娥
;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1)
:7
-13
[6]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与演变
[J].
黄懿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黄懿梅
;
安韶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安韶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曲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伟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52
-155
[7]
黄土高原森林边缘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及其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J].
温仲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温仲明
;
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焦峰
;
赫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赫晓慧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焦菊英
.
草业学报,
2007,
(01)
:16
-23
[8]
黄土丘陵区弃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文芳
;
梁宗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梁宗锁
;
陈存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陈存根
;
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唐龙
.
草业科学,
2005,
(09)
:1
-8
[9]
北川河流域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J].
胡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胡建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文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佳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春霞
.
土壤学报,
2004,
(06)
:854
-863
[10]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王国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王国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彬
;
刘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刘芳
;
侯喜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侯喜禄
;
周生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周生路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50
-2557
←
1
2
3
→
共 30 条
[1]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M].梁一民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3]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J].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黄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建成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28
-31
[4]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J].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65
-72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J].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振国
;
范变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范变娥
;
白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白文娟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1)
:7
-13
[6]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与演变
[J].
黄懿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黄懿梅
;
安韶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安韶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曲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伟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52
-155
[7]
黄土高原森林边缘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及其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J].
温仲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温仲明
;
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焦峰
;
赫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赫晓慧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
焦菊英
.
草业学报,
2007,
(01)
:16
-23
[8]
黄土丘陵区弃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文芳
;
梁宗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梁宗锁
;
陈存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陈存根
;
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唐龙
.
草业科学,
2005,
(09)
:1
-8
[9]
北川河流域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J].
胡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胡建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文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佳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春霞
.
土壤学报,
2004,
(06)
:854
-863
[10]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王国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王国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彬
;
刘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刘芳
;
侯喜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侯喜禄
;
周生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周生路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50
-2557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