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烃源岩生烃的影响及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8
作者
范昌育 [1 ,2 ]
王震亮 [1 ,2 ]
李萍 [1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
[2] 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关键词
烃源岩; 二次生烃; 生烃史; 油气成藏; 新构造运动; 东濮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古近纪以来,东濮凹陷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晚期经历了两期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深层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和浅层油气成藏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埋藏史的恢复和前人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恢复了古近纪以来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生烃史,探讨了构造运动对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生烃的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影响对浅层油气成藏的意义。研究认为,东营运动强度较大,抑制或延缓了深层烃源岩的生烃进程,造成了烃源岩晚期大规模生烃;同时,东营运动保存了深部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为后期再度埋深的二次生烃及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浅层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与油气运聚 [J].
姜丽娜 ;
邹华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62-468+482
[2]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J].
周心怀 ;
牛成民 ;
滕长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69-475+482
[3]   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 [J].
徐汉林 ;
江同文 ;
顾乔元 ;
张小芳 ;
吴敏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2) :175-178
[4]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 [J].
朱炎铭 ;
王晓辉 ;
张聪 ;
袁伟 ;
蔡超 ;
陈尚斌 .
石油学报, 2007, (06) :27-31
[5]   东濮凹陷热演化史研究 [J].
刘丽 ;
任战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19-423+444
[6]   东濮凹陷东营组地层剥蚀厚度估算及其意义 [J].
鲁雪松 ;
蒋有录 ;
常振恒 ;
武晓玲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2) :8-12
[7]   苏北-南黄海南部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勘探潜力 [J].
马立桥 ;
陈汉林 ;
董庸 ;
夏九峰 ;
孙凤霞 ;
杨兰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35-42
[8]   新构造运动对中国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秦胜飞 ;
戴金星 ;
赵靖舟 ;
石昕 .
地质论评, 2006, (01) :93-99
[9]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J].
王震亮 ;
张立宽 ;
施立志 ;
孙明亮 .
地质论评, 2005, (01) :55-63
[10]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