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交通能源转型对策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昱 [1 ]
刘学敏 [1 ]
徐丽萍 [2 ]
张伟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2] 不详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能源转型; 电气化转型; 交通节能技术;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交通是城市石油消耗量增长最快的部门,产生的CO2排放节节攀升,迫切需要能源转型发展。国内外经验总结来看,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发展是实现城市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在核算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构建LEAPTET模型完成城市交通能源转型情景分析:以能源转型的政策环境梳理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岭回归预测为基础,设置包含基准情景、背景情景、结构调整情景(电气化转型情景和天然气转型情景)、节能技术发展情景和综合情景在内的转型情景,通过LEAP-TET模型输出不同情景下2035年北京市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差异,比较能源转型策略。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综合情景节能减排效果远优于基准情景和背景情景,表明相较于单纯进行交通需求管理和结构优化,能源转型是实现交通节能减排的关键。第二,单一转型方案之间进行比较,节能技术发展情景优于能源结构调整情景,电气化转型情景优于天然气转型情景。表明节能技术发展对于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天然气转型受限于发展基础和自身效率,并不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电气化转型效果良好,但依赖于转型规模、电能效率,电网排放因子等,同时电气化转型对城市电力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比较各情景中燃料需求占比和不同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占比,发现到2035年,私人交通仍是城市交通中最大的能源需求部门,汽油则是最主要的动力燃料。基于此提出了坚持转型方向、加快电气化转型步伐、增加节能技术投入、引导交通主体自主参与能源转型、构建可持续交通综合政策体系等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贵州省能源碳排放现状及峰值预测 [J].
芦颖 ;
李旭东 ;
杨正业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11) :173-180
[2]   中国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J].
刘俊伶 ;
孙一赫 ;
王克 ;
邹骥 ;
孔英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05) :513-521
[3]   基于LEAP模型的北京城市客运交通低碳规划路径研究 [J].
王红梅 ;
钟良 ;
杨洋 .
中国能源, 2018, 40 (06) :40-45
[4]   基于职居分离调整的北京市交通碳减排潜力研究 [J].
王慧慧 ;
余龙全 ;
曾维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6) :41-51
[5]   城市热岛效应与PM2.5的关系研究 [J].
王琮淙 ;
邱国玉 ;
黄晓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8, (05) :191-195
[6]   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不同影响——基于我国6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王家庭 ;
臧家新 ;
卢星辰 ;
赵一帆 .
经济地理, 2018, 38 (02) :74-81
[7]   交通部门CO2排放、能源消费和交通服务量达峰规律研究 [J].
王海林 ;
何建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2) :59-65
[8]   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评述与展望 [J].
席强敏 ;
李国平 .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61-68
[9]   北京常住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对策研究 [J].
赵蕊 .
北京社会科学, 2018, (01) :14-25
[10]   全球城市之东京的环境战略转型的经验与借鉴 [J].
刘召峰 ;
周冯琦 .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 (06) :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