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斜长花岗斑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周振华 [1 ]
武新丽 [2 ]
欧阳荷根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三叠纪; 地壳增生; 莲花山铜银矿; 兴蒙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莲花山铜银矿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成矿与斜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对矿区内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36.8±0.77)Ma(MSWD=0.85)和(237.9±0.71)Ma(MSWD=1.02),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侏罗世。莲花山斜长花岗斑岩的εHf(t)=+5.6-+11.5,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比值(0.282 762-0.282 954)和年轻的二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477-810 Ma),综合研究表明其主要源自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也暗示兴安地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曾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对兴蒙造山带及邻区近1 100个岩浆岩中锆石Hf同位素数据整理研究后发现,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属性相似,其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华北板块北缘各自具有不同的地壳增生历史,揭示它们具有不同的早期地壳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72 / 148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海沟岩体的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动力学背景
    张松
    王永彬
    褚少雄
    [J]. 岩石学报, 2012, 28 (02) : 544 - 556
  • [2]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印支期成矿的年代学证据
    江思宏
    聂凤军
    白大明
    刘翼飞
    刘妍
    [J]. 矿床地质, 2011, 30 (05) : 787 - 798
  • [3] 大兴安岭中部乌兰浩特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周漪
    葛文春
    王清海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 (05) : 901 - 923
  • [4] 吉林红旗岭超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
    冯光英
    刘燊
    冯彩霞
    贾大成
    钟宏
    于晓飞
    齐有强
    王涛
    [J].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 1594 - 1606
  • [5] 内蒙赤峰楼子店拆离断层带下盘变形花岗质岩石的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王彦斌
    韩娟
    李建波
    欧阳志侠
    童英
    侯可军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0, 29 (06) : 763 - 778
  • [6] 大兴安岭中北段莫尔道嘎地区含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意义
    王召林
    金浚
    李占龙
    卢百志
    张忠义
    可旭升
    赵伟
    周亚男
    周菊芳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0, 29 (06) : 796 - 810
  • [7] 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
    赵越
    陈斌
    张拴宏
    刘建民
    胡健民
    刘健
    裴军令
    [J].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 900 - 915
  • [8] 龙镇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地质意义
    张彦龙
    葛文春
    高妍
    陈井胜
    赵磊
    [J]. 岩石学报, 2010, 26 (04) : 1059 - 1073
  • [9]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隋振民
    葛文春
    吴福元
    徐学纯
    张吉衡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5) : 849 - 856+867
  • [10]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
    [J]. 矿床地质, 2009, 28 (04) : 481 -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