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方法、材料和细节——以清代州县审断问题研究为例

被引:9
作者
里赞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方法; 材料; 细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尚存在诸如以西方或现代立场解释传统中国法现象,依据档案资料不足以及忽视细节在法律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等问题。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应当做回到历史情境中的努力,尽可能运用档案材料把当时的问题说清楚,而不必受制于所谓理论框架的束缚。在注意使用合适的档案材料、材料与结论的相关性以及对细节问题的厘清的基础上,如实反映历史事实,才能对中国法律制度的研究有更为准确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无名之辈改写历史: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争议 [J].
罗志田 .
历史研究, 2008, (04) :71-83+191
[3]   论清代的继子孙责任——以顺天府宝坻县刑房档为线索 [J].
俞江 .
现代法学, 2007, (06) :38-48
[4]   清代的立继规则与州县审理——以宝坻县刑房档为线索 [J].
俞江 .
政法论坛, 2007, (05) :82-100
[7]   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对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的批评 [J].
俞江 .
政法论坛, 2006, (01) :32-60
[8]   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 [J].
黄宗智 .
比较法研究, 2000, (01) :79-86
[9]  
清代民事审判:性质及意义——日美两国学者之间的争论[J]. 寺田浩明,王亚新.北大法律评论. 1998(02)
[10]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法律出版社 , 张晋藩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