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沉积的结构——成因分类与编图方法

被引:60
作者
于兴河
李胜利
李顺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三角洲类型; 结构—成因分类; 岩相组合; 小层对比; 多参数套合编图;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质学中各类沉积体系的分类方案历来受到广大学者重视,尤其是三角洲做为沉积学研究与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与热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调对其进行结构—成因分类。本文回顾了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系统论述了三角洲的结构—成因分类的具体含义与分类方案,阐明了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同时,又提出了一套能够反映三角洲结构—成因特点的沉积相编图方法及编图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这种编图方法从高分辨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微相导向的小层对比出发,强调在恰当的编图单元约束下,注重岩相组合与沉积序列进行沉积类型识别,采用岩、电、震结合的方法进行多参数套合编图,使沉积相图能够更好地反映砂体的粒度粗细、分布特征及沉积成因,以便使储层的预测性得到充分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9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The response of deltaic systems to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changes in Daihai Lake rift basin,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J]. Yu Xinghe,Li Shunli,Tan Chengpeng,Xie Jing,Chen Bintao,Yang Fan.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3(01)
[2]  
Interaction between Downslope and Alongslope Processes on the Margins of Daihai Lake,North China:Implication for Deltaic Sedimentation Models of Lacustrine Rift Basin[J]. YU Xinghe,LI Shunli,CHEN Bintao,TAN Chengpeng,XIE Jing,HU Xiaonong.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4)
[3]   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面临的问题与基于沉积成因的地质表征方法 [J].
于兴河 .
地学前缘, 2012, 19 (02) :1-14
[4]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J].
朱筱敏 ;
刘媛 ;
方庆 ;
李洋 ;
刘云燕 ;
王瑞 ;
宋静 ;
刘诗奇 ;
曹海涛 ;
刘相男 .
地学前缘, 2012, 19 (01) :89-99
[5]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J].
张昌民 ;
尹太举 ;
朱永进 ;
柯兰梅 .
沉积学报, 2010, 28 (05) :933-944
[6]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J].
于兴河 ;
李胜利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80-895
[7]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张兴阳 ;
罗平 ;
王岚 ;
刘柳红 ;
薛叔浩 ;
袁选俊 ;
朱如凯 ;
陶士振 .
地质学报, 2008, (06) :813-825
[8]   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J].
于兴河 .
地学前缘, 2008, (01) :1-15
[9]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 [J].
李延平 ;
陈树民 ;
宋永忠 ;
王始波 ;
宋铁星 ;
李如一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5) :13-16+103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