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9
作者
王瑞飞 [1 ]
吕新华 [2 ]
国殿斌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 驱替特征; 驱油效率; 微观孔隙结构; 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室内水驱油、氮气驱油驱替实验,对东濮凹陷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物性变好,两相共渗区变宽,驱替效果变好。水驱中相对渗透率曲线交叉点分布相对集中,气驱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散。气驱与水驱效果对比,特低渗储层气驱效果好,低渗及低渗以上储层水驱效果好。影响驱替特征的主要因素有驱替速度、净覆压力、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储层物性。特低渗储层存在一最佳驱替速度,驱替时要求净覆压力尽可能小。水驱或气驱中驱油效率不会大幅度提高。气驱与水驱相比,其驱替特征的差异在于流度比、润湿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气、液渗流规律等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72 / 10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珠江口盆地LFX13-1油田Z37油藏高采收率剖析 [J].
罗东红 ;
邹信波 ;
梁卫 ;
闫正和 ;
魏丛达 ;
李彦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601-607
[2]   低渗油藏CO2驱油混相条件的探讨 [J].
刘玉章 ;
陈兴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466-470
[3]   特低渗透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新方法 [J].
杨正明 ;
李治硕 ;
王学武 ;
单文文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629-632
[4]   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气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机制 [J].
杨永飞 ;
姚军 ;
MIJvan Dijke .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467-470
[5]   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影响驱油效率因素 [J].
王瑞飞 ;
孙卫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1) :93-97
[6]   低渗油藏注CO2/N2组合段塞改善驱油效率实验 [J].
刘晓军 ;
潘凌 ;
孙雷 ;
张心文 ;
巢忠堂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4) :73-78+202
[7]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 [J].
谢晓庆 ;
姜汉桥 ;
王全柱 ;
刘同敬 ;
张卫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74-577+582
[8]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J].
王瑞飞 ;
沈平平 ;
宋子齐 ;
杨华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60-563+569
[9]   文东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油藏裂缝发育规律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J].
赵良金 ;
黄新文 ;
王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102-107
[10]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定量解释研究 [J].
王厉强 ;
刘慧卿 ;
甄思广 ;
刘小波 ;
李景梅 ;
宋勇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96-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