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藏聚集关系

被引:24
作者
任国选 [1 ]
侯读杰 [1 ]
史玉玲 [2 ]
鲁秀芹 [3 ]
杨志东 [4 ]
李红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矿化度; 地层水; 油气运移聚集; 红山嘴油田; 红车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地层水平面分布特征和垂向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该油田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红山嘴油田原油来自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原油沿着不整合面和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断裂带,从东南向西北方向运移。从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和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对比中得出,地层水的保存环境直接指示了油气藏的成藏环境;地层水所指示的封闭环境,均有良好的油气藏发现。燕山期构造运动断开了红山嘴油田石炭系至白垩系。通过断层两盘的地层水特征对比,发现燕山期运动后所形成的南北向断裂带处于开启状态,红车断裂带北段油气藏封闭性差,出现油气散失;通过原油密度分布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关系研究,得出红车断裂带北段经过水洗和生物降解后形成红山嘴稠油区。红车断裂带南段,由于白碱滩组巨厚层泥岩盖层的封盖作用,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好;在近东西向断层遮挡等情况下,形成了良好的断块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中西部四大盆地碎屑岩油气成藏体系及其分布规律 [J].
胡宗全 ;
尹伟 ;
伍新和 ;
高金慧 ;
李松 ;
刘春燕 ;
陈纯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561-570
[2]   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运聚成藏 [J].
李梅 ;
金爱民 ;
楼章华 ;
法欢 ;
朱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607-615
[3]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水化学特征的成藏指示意义 [J].
徐德英 ;
周江羽 ;
王华 ;
庄新国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0, (03) :285-289
[4]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油源分析 [J].
姜向强 ;
柳广弟 ;
高岗 ;
杨海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54-761+767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新解 [J].
孟家峰 ;
郭召杰 ;
方世虎 .
地学前缘, 2009, 16 (03) :171-180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J].
杨庚 ;
王晓波 ;
李本亮 ;
石昕 ;
李选 ;
管树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26-32
[7]   准噶尔盆地的原型和构造演化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汪新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77-89
[8]   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张爱云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51-54
[9]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J].
蔡忠贤 ;
陈发景 ;
贾振远 .
地学前缘, 2000, (04) :431-440
[10]  
Origin, chemical and isotopic evolution of formation water in geopressured zones in the Pannonian Basin, Hungary[J] . Irén Varsányi,Lajos ó.Kovács.Chemical Geology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