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运聚成藏

被引:21
作者
李梅 [1 ]
金爱民 [1 ]
楼章华 [1 ]
法欢 [2 ]
朱蓉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
关键词
流体化学; 流体动力学; 流体压力场; 油气运聚; 压扭性叠合盆地;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为大型压扭性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成藏过程及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运用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历史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从动态和演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地层流体化学场、压力场、流体动力场的形成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分布的影响,深入揭示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油、气、水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并预测有利油气勘探区。结果表明,盆地西北缘的边缘地带是大气水下渗淡化区,通常遭受大气水下渗淋滤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较差;玛湖凹陷、盆1井西凹陷内部为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区,油气可能在局部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油藏规模相对较小;西北缘断阶带、陆梁隆起区、莫索湾-莫北凸起、达巴松凸起和车拐地区等为越流、越流-蒸发泄水区,油气大量聚集,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重要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607 / 6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成藏模式 [J].
毕研斌 ;
高山林 ;
朱允辉 ;
庞雯 ;
杨秋来 ;
陈继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318-326
[2]   准噶尔盆地莫北油气藏主控因素再认识 [J].
王京红 ;
靳久强 ;
匡立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65-174+191
[3]   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潮流砂脊的分布、形态和水动力机制 [J].
李俊良 ;
王海荣 ;
张建新 ;
李琦 ;
刘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5) :671-677
[4]   准噶尔盆地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石炭系烃源岩 [J].
余腾孝 ;
曹自成 ;
徐勤琪 ;
潘泉涌 ;
薛会 ;
刘士林 ;
解国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91-97
[5]   台北凹陷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J].
曾溅辉 .
沉积学报, 2000, (02) :273-278
[6]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 [J].
楼章华 ;
高瑞祺 ;
蔡希源 .
沉积学报, 1997, (04) :117-122
[7]   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 [J].
杨绪充 .
石油学报, 1989, (04) :27-34
[8]  
古水文地质及其应用[M]. 地质出版社 , 程汝楠编译, 1981
[9]  
Rapid evaluation of the hydrochemistry of a sedimentary basin using only ‘standard’ formation water analyses: example from the Canadian portion of the Williston Basin[J] . Brian Hitchon.Applied Geochemistry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