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被引:19
作者
姚晓峰 [1 ]
唐菊兴 [2 ,3 ]
李志军 [3 ]
邓世林 [4 ]
胡正华 [3 ]
张志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 成都理工大学
[4] 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关键词
尕尔穷铜金矿; S、Pb同位素; 上地壳源; 地幔源; 班怒带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尕尔穷铜金矿为近几年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取得找矿新突破的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金-破碎带型铜金(铁)矿床。通过对矽卡岩型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黄铁矿、黄铜矿的S、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结合区域矿产特征对区域成矿规律给出指示。结果显示,两种金属矿物中的δ34S主要分布于-2.9‰~0.5‰之间,平均值为-1.1‰,其频率直方图具有塔式分布特征,具幔源硫特征;矿石的208Pb/204Pb主要分布于38.384~39.134之间,207Pb/204Pb主要分布于15.577~15.725之间,206Pb/204Pb主要分布于18.112~18.615之间,μ值在9.44~9.69之间,其具有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造山带铅特征。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具幔源特征物质和念青唐古拉基底片麻岩。在班怒带西段伴随着晚白垩世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弧-陆碰撞,在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内形成了与上地幔或初生下地壳重熔并受上地壳物质混染的斑岩-矽卡岩铜金矿成矿系列。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 ;
王登红 ;
汪雄武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郑文宝 ;
黎枫佶 ;
郭娜 ;
秦志鹏 ;
姚晓峰 ;
李磊 ;
王友 ;
唐晓倩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495-506
[22]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铋矿化带的发现与意义 [J].
赵元艺 ;
刘妍 ;
王瑞江 ;
崔玉斌 ;
宋亮 ;
吕立娜 ;
曲晓明 .
地球学报, 2010, 31 (02) :183-193
[23]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成矿斑岩地球化学及Pb、Sr、Nd同位素特征 [J].
辛洪波 ;
曲晓明 ;
王瑞江 ;
刘鸿飞 ;
赵元艺 ;
黄玮 .
矿床地质, 2009, 28 (06) :785-792
[24]   西藏西部与班公湖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火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曲晓明 ;
王瑞江 ;
辛洪波 ;
赵元艺 ;
樊兴涛 .
地球化学, 2009, 38 (06) :523-535
[25]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J].
李金祥 ;
李光明 ;
秦克章 ;
肖波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53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