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胞外多糖酶提效果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梅林
何俊培
丁勤
王志耕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胞外多糖; 提取; 酶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1.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添加酶的种类以及添加量等条件下对乳酸菌胞外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为:最适pH为7.5,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5h,加入酶量为0.7%;木瓜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为:pH6.5,温度50℃,时间2h,添加量为0.8%。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52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金顶侧耳胞外多糖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张桂春 ;
辛晓林 ;
梁建光 ;
李绍龙 ;
王淑芳 .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09) :134-136
[2]   一株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取 [J].
陈营 ;
孙莉萍 ;
曾勇 ;
王蕾 ;
安利国 .
微生物学通报, 2005, (04) :85-90
[3]   双歧杆菌22-5胞外多糖(EPS)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J].
欧阳清波 ;
李平兰 ;
李伟欣 ;
孙成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06) :127-130
[4]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J].
张筠 ;
刘宁 ;
孟祥晨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4, (04) :227-230
[5]   黑木耳胞外多糖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J].
肖彩霞 ;
章克昌 ;
不详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2004, (03) :23-26
[6]   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的因素 [J].
刘丽波 ;
刘宁 ;
孟祥晨 .
中国乳品工业, 2004, (02) :32-35
[7]   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研究 [J].
马静 ;
裴家伟 ;
吴荣荣 ;
张柏林 .
中国乳品工业, 2003, (05) :12-16
[8]   灵芝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 [J].
李平作 ;
章克昌 .
微生物学报, 2000, (02) :105-108
[9]   云芝多糖研究进展 [J].
单友亮 ;
庄志铨 ;
李博华 ;
孙晓红 .
中草药, 1998, (05) :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