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理科教育的启示

被引:161
作者
王健 [1 ]
李秀菊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科学探究; 概念转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5E教学模式是科学教育领域的现代教育模式。它是由BSCS根据Atkin-Karplus学习环而提出的,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在教学中,5E教学模式可以用来探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和构建科学概念。在我国的理科教育中,恰当地运用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有助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拒绝饮酒”的教学设计 [J].
邓秋萍 ;
刘恩山 .
生物学通报, 2011, 46 (01) :28-30
[2]   美国生物学“5E”教学模式的内涵、实例及其本质特征 [J].
吴成军 ;
张敏 .
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0 (06) :108-112
[3]   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 [J].
张颖之 ;
刘恩山 .
教育学报, 2010, 6 (01) :57-61
[4]   基于“认知冲突”的化学知识建构 [J].
丁伟 .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09) :93-95+21
[5]   学生前科学概念的特点及对理科教学的启示 [J].
陈彦芬 .
上海教育科研, 2004, (10) :44-47
[6]  
On the cognitive conflict a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for conceptual change: a critical appraisal[J] . Margarita Limón.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 2001 (4)
[7]  
Science education, conceptual change and breaking with everyday experience[J] . James W. Garrison,Michael L. Bentley.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 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