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成像技术在采穴构造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盛秋红 [1 ]
肖兰雄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衰减梯度; 频谱成像; 储层预测; 江汉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薄层反射的调谐原理,每个薄层产生的地震反射在频率域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特定的频率成分,该频率成分可以指示薄层的时间厚度。频谱成像技术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技术,将地震数据变换到频率域,振幅谱描绘时间地层厚度变化,而相位谱则显示了地质体的横向不连续性。在预测的储层体内,提取度量高频端能量衰减的衰减梯度属性,预测储层的含油性。江汉盆地西南缘采穴构造主力含油层系为古生界白垩系渔洋组的网状河道砂体,其最佳频谱响应位于25~45Hz之间,应用频谱成像技术预测主要含油有利区位于采穴构造东部,呈北北东向展布,钻探揭示,该区具有工业油流,表明频谱成像预测结果与钻探成果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J].
范洪军 ;
李军 ;
肖毓祥 ;
胡庆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682-686+692
[2]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储层预测 [J].
袁红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97-503
[3]   新近系馆陶组上段储层预测方法——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垦东北部地区为例 [J].
靖辉 ;
张晓武 ;
赵铭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401-406
[4]   渤海湾盆地新滩油田垦东32—33块隐蔽油气藏研究 [J].
胡海燕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203-206
[5]   岩性油藏勘探方法研究——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为例 [J].
杨飞 ;
张宏艳 ;
陈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1) :95-98
[6]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 [J].
毛凤鸣 ;
陈安定 ;
严元锋 ;
叶绍东 ;
刘启东 ;
陈莉琼 ;
唐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27-840
[7]   江汉盆地西南缘二次生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陈波 ;
韩定坤 ;
罗明霞 ;
闫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557-562+570
[8]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藏勘探技术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李中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93-98
[9]   地震分频技术的地质内涵及其效果分析 [J].
张延章 ;
尹寿鹏 ;
张巧玲 ;
闵成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64-66+71
[10]   频谱成像技术在稠油热采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J].
王新红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