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监察法》第33条之法教义学解释——以法法衔接为中心
被引:32
作者:
姚莉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监察法;
刑事诉讼法;
监察证据;
解释立场;
法法衔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法法衔接"的实质是国家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其核心在于证据的衔接。《监察法》在吸收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将准入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予以扩大,并强调监察取证应与刑事诉讼取证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这不仅符合职务犯罪调查的特点也契合了审判中心主义的理念。但《监察法》的证据规则较《刑事诉讼法》更为粗疏,易引发理解上的歧义与误读。为准确把握《监察法》证据规则,促进"两法"有效衔接,应基于衡平司法价值秩序、贯彻审判中心理念并兼顾职务犯罪调查特性对证据准入资格、监察取证规范、非法证据排除进行深入解读,以期适应"法法衔接"之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7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