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动力学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33
作者
罗晓容 [1 ]
张立宽 [1 ]
廖前进 [2 ]
苏俊青 [2 ]
袁淑琴 [2 ]
宋海明 [1 ]
周波 [1 ]
侯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运移模型; 输导格架; 断层开启概率; 逾渗; 成藏动力学; 埕北断阶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油气地质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型方法恢复研究区的盆地演化过程、相应的油气成熟范围和不同时期的运移动力条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输导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用开启概率和砂地比分别表征断层和砂岩输导体的连通特征。采用以逾渗理论为基础的油气运聚模拟方法,在根据实际资料建立的二维输导格架模型上实现运移动力和通道的耦合。模拟结果显示出研究区沙河街组目的层段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油气运移相对流量,结合其他油气地质条件确定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庄海12—庄海9×3井地区等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7+215 +2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 [J].
金之钧 ;
张发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63-270
[2]  
石油二次运移路径的模式分析[J]. 侯平,周波,罗晓容.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3]   大港油田滩海区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J].
袁淑琴 ;
丁新林 ;
苏俊青 ;
张尚锋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S1) :8-9
[4]   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 [J].
樊敬亮 ;
黄志全 ;
樊卫花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4) :536-541
[5]   渤海湾滩海地区构造和沉积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 [J].
赵贤正 ;
郑良合 ;
李廷辉 ;
范哲清 ;
胡永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3) :348-353+248
[6]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J].
李大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70-174+184
[7]   石油二次运移优势路径形成过程实验及机理分析 [J].
张发强 ;
罗晓容 ;
苗盛 ;
王为民 ;
周波 .
地质科学, 2004, (02) :159-167
[8]   渤海湾埕北断阶区油气二次运移模式及其对勘探的作用 [J].
李廷辉 ;
梁惠兰 ;
胡永军 ;
李振永 ;
陈洪涛 ;
李建英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9-23+91
[9]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J].
罗晓容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37-346
[10]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J].
王光奇 ;
漆家福 ;
岳云福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3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