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命史冷涡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18
作者
马素艳 [1 ]
韩经纬 [1 ]
斯琴 [1 ]
常煜 [2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2]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
关键词
冷涡; 长生命史; 强对流天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探空资料及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8-18日一次西折型冷涡影响天气过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暴雨时段(13-14日)对比分析了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强对流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来自西西伯利亚脊前的冷空气及正涡度不断向冷涡后部补充,使冷涡中心向西移动,而冷涡路径西折是这次冷涡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连续多日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最主要原因;内蒙古东部地区均处于高位温区和高位温梯度区,在强对流影响区域上,内蒙古东北部强降水是由两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的强烈发展与合并造成,最强降水出现在亮温(亮温梯度)迅速减小(增大)时,地形造成的迎风坡上升运动和水汽在垂直方向辐合,为局地暴雨提供重要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内蒙古东南部强降水则是由上游多个对流云团合并,形成的水汽输送带直抵内蒙古东南部影响所致,低空急流、低空切变等次天气尺度系统触发作用更为显著,具有中高层干侵入,强降水出现在次级环流的上升支。
引用
收藏
页码:1435 / 14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东北冷涡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D].张立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09
[2]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2,
[3]  
卫星气象学.[M].陈渭民等编;.气象出版社.1989,
[4]  
中国之暴雨.[M].陶诗言 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一次阻塞形势下的内蒙古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J].
常煜 ;
韩经纬 .
高原气象 , 2015, (03) :741-752
[6]   一次引发强降水的东北冷涡的演变机理及能量特征研究 [J].
傅慎明 ;
孙建华 ;
张敬萍 ;
李崴 .
气象, 2015, 41 (05) :554-565
[7]   2012年7月内蒙古极端降水事件及成因 [J].
宋桂英 ;
李孝泽 ;
江靖 ;
荀学义 ;
陈磊 ;
马素艳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163-172
[8]   东北冷涡对江淮飑线生成的影响研究 [J].
郑媛媛 ;
张雪晨 ;
朱红芳 ;
姚晨 ;
施帅红 .
高原气象, 2014, 33 (01) :261-269
[9]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统计分析 [J].
张仙 ;
谌芸 ;
王磊 ;
曾波 .
气象, 2013, 39 (12) :1570-1579
[10]   冷涡背景下MCS的统计分析 [J].
王磊 ;
谌芸 ;
张仙 ;
曾波 .
气象, 2013, 39 (11) :1385-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