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孢粉组合及其对成盐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14
作者
秦占杰 [1 ,2 ]
袁秦 [1 ]
魏海成 [1 ]
盛淑蓉 [1 ,2 ]
山发寿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老挝; 农波组; 孢粉组合; 龙湖矿区; 晚白垩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81 [孢子植物(隐花植物)];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出三个含盐段成盐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土伦—桑顿期;另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景观面貌证实了该区在成盐期间气候总体炎热干旱,最终形成以蒸发岩与泥岩交替出现的三个沉积循环序列,其上泥岩层中孢粉组合的变化说明第三成盐旋回期间气候有转凉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38 / 6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边彦明 ;
余佳 ;
邵兆刚 ;
韩建恩 ;
贺承广 .
地球学报, 2013, 34 (01) :87-94
[2]   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下段孢粉分析及成钾时代 [J].
钟晓勇 ;
袁秦 ;
秦占杰 ;
魏海成 ;
山发寿 .
地球学报, 2012, 33 (03) :323-330
[3]   基于相化学研究老挝万象钾镁盐矿床形成的机制 [J].
程怀德 ;
马海州 ;
山发寿 ;
高东林 ;
李善平 ;
王明祥 ;
唐启亮 .
地球学报, 2010, 31 (02) :194-202
[4]   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李建国 ;
张一勇 ;
蔡华伟 ;
郭震宇 ;
万晓樵 .
地质学报, 2008, (05) :584-593+723
[5]   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的主要进展 [J].
严城民 ;
朱延浙 ;
吴军 ;
冯明刚 .
地球学报, 2006, (01) :81-84
[6]   西藏拉萨地块设兴组孢粉化石新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J].
纪占胜 ;
杨欣德 ;
臧文拴 ;
姚建新 ;
吴中海 ;
武桂春 .
地球学报, 2002, (04) :323-328
[7]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周期性的孢粉学证据 [J].
童国榜 ;
贾秀梅 ;
郑绵平 ;
袁鹤然 ;
刘俊英 ;
王伟铭 .
地球学报, 2002, (02) :159-164
[8]   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 [J].
张一勇 .
古生物学报, 1999, (04) :435-453
[9]   中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 [J].
张一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3, (02) :131-157+237
[10]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EARLY CRETACEOUS ANGIOSPERM POLLEN IN CHINA [J].
Song Zhi-chen(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
Academia Sinica)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6, (04) :38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