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与建南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对比研究

被引:18
作者
管宏林 [1 ]
蒋小琼 [1 ,2 ]
王恕一 [1 ]
鲍云杰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白云岩化; 储层; 礁滩相; 长兴组; 飞仙关组; 普光气田; 建南气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普光气田和建南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两气田的主力产层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均为礁滩沉积,但储层规模、储集性却差异很大。普光气田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以中孔中渗、高孔高渗的大套溶孔白云岩为主,而建南气田储层厚度小、物性差,以低孔低渗为主,岩性为灰岩和少量白云岩。研究认为,白云岩成因的差异造成了2个气田储层的差异。普光气田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为主,形成了大量早期白云岩;建南气田以埋藏白云岩化为主,形成的白云岩数量少。白云岩成因的差异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普光气田礁滩沉积毗邻局限台地或蒸发台地,容易获得高Mg/Ca比咸水,有利于准同生白云岩化发育;而建南气田礁滩沉积毗邻开阔台地,不利于准同生白云岩化的发育。因此,毗邻蒸发台地或局限台地等环境的礁滩相更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川东北普光气田鲕粒白云岩储层粒内溶孔的成因 [J].
王恕一 ;
蒋小琼 ;
管宏林 ;
鲍云杰 .
沉积学报, 2010, 28 (01) :10-16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 [J].
王恕一 ;
蒋小琼 ;
管宏林 ;
鲍云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1) :26-30
[3]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4]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J].
马永生 ;
傅强 ;
郭彤楼 ;
杨凤丽 ;
周祖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35-41
[5]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6]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 [J].
李振宏 ;
杨永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5-8+81
[7]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J].
蔡勋育 ;
马永生 ;
李国雄 ;
黄仁春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43-45
[8]  
古岩溶.[M].( )詹姆斯(James;NoelP.);( )肖 凯(Choquette;PhilipW.)著;胡文海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