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小江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欣
王运生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北段; 活动性; 石英形貌扫描; 氡气测量; 应力痕迹微形貌;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7.02.033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小江断裂带北段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其几何展布特征与活动性对库区移民及其就近安置规划有明显的制约作用。通过对小江断裂北段大比例尺调查、断裂带石英形貌扫描以及现场氡气测量等综合研究,重新界定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展布,即北起宁南县华弹镇,沿金沙江左岸经永乐村,鲁吉、溜姑延伸至蒙姑以南,断裂带总体向西陡倾。石英微形貌统计分析与应力痕迹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断层强烈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同一石英颗粒表面具有代表两种滑动方式(蠕滑和黏滑)的应力痕迹组合,应力痕迹的溶蚀程度、叠加和切割关系表明,断层在晚更新世的滑动至少有3个亚期次,早期为蠕滑,中晚期为黏滑。小江断裂北段的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表明,其可能发生强震的最大震级约在MS6.8级MS7.1级左右,为未来仍有可能再次活动的强震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 [J].
刘江 ;
李海兵 ;
司家亮 ;
刘栋梁 ;
王焕 .
地质学报, 2016, 90 (10) :2567-2581
[2]   小江断裂带及邻近地区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J].
王云 ;
赵慈平 ;
刘峰 ;
陈坤华 ;
冉华 .
地震研究, 2014, 37 (02) :228-243+323
[3]   小江断裂带的运动及应变积累特征研究 [J].
魏文薪 ;
江在森 ;
武艳强 ;
刘晓霞 ;
赵静 ;
李强 ;
董曼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 (02) :11-15
[4]   GPS资料揭示的小江断裂近期运动特征 [J].
施发奇 ;
尤伟 ;
付云文 .
地震研究, 2012, 35 (02) :207-212+295
[5]   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时间变化分析 [J].
林向东 ;
徐平 ;
葛洪魁 ;
武敏捷 ;
武安绪 .
地震学报, 2011, 33 (06) :755-762+843
[6]   中国西部走滑型活动断裂的地震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经验关系 [J].
冉洪流 .
地震地质, 2011, 33 (03) :577-585
[7]   马尔康巴拉水电站近场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J].
孙东 ;
王道永 ;
吴德超 ;
赵德军 ;
黄晨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940-949
[8]   小江断裂中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J].
林向东 ;
徐平 ;
武敏捷 ;
武安绪 .
中国地震, 2010, 26 (02) :192-200
[9]   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在断层活动性研究中的意义 [J].
申俊峰 ;
申旭辉 ;
曹忠全 ;
郭士金 .
矿物岩石, 2007, (01) :90-96
[10]   震级与破裂尺度及位错量关系的讨论 [J].
马润勇 ;
彭建兵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799-8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