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时间变化分析
被引:10
作者:
林向东
[1
,2
]
徐平
[2
]
葛洪魁
[1
]
武敏捷
[2
]
武安绪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北京市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小江断裂中段;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研究地壳构造应力状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应力变化的信息,是探讨地震成因、分析发震条件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利用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以来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区ML≥2.5的共计740个震源机制解,基于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以该区域内较大地震为界,结合余震时间序列特征,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去除较大地震后,采用最长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分区的地震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Gephart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出了各分区的优势应力场.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根据构造和震源机制,可将研究区域分为A和B两个区域.A区最大主应力σ1方位在4个时段内大致为NNW向,B区北部在4个时段内σ1方位大致为NNW向、WNW和ENE向.从应力结构看,A区和B区北部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B区南部σ1方位大致为NNW向,仍以水平作用为主;B区北部σ1方位变化较大,可能与B区北部地质结构复杂、应力调整活跃有关.而A区主应力方位相对稳定,显示了滇中块体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62+843
+843
页数:9
相关论文